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迟到的磕头和晚来的良知

(2012-07-14 00:10:25)
标签:

时评

杂谈

(已发表)

    湖南娄底的邓锦杰舍身救人牺牲一星期之后,3名被救者终于前往其家中祭奠。他们在邓锦杰的遗像前磕头致歉,说了声“对不起”。这个场景,在电视和网络中反复播出,成为最抢眼球的新闻。

    这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救人者死了,而被救者却没有了踪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吗?邓锦杰去世后,数千群众自发送行,有的甚至还悬赏10万寻找被救者。这个社会,多么让人无助和失望。“勇于救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多少年来一直得到传承,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尤其是对英雄的大义行为,曾经使又一代一代人的景仰。那些弥留于历史的名字,仍然是那么清晰和响亮。知恩图报、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成为一种信念和行动,融入到国人的生命里,常常开出绚丽的花朵,装点着人间的春天。

 

 

    然而,转眼之间好像就物是人非,完全变了样,一切都生分起来:“只知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霜”了。于是,见死不就、老人摔倒无人扶、肇事逃逸、坑蒙拐骗等等不良行为,频频出现,伤害着社会的心灵。尤其是救了人还被敲诈,弄得一身不是的,伤害了社会的真诚和信誉。有识之士惊呼这是“人性溃败”、“道德衰落”。的确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已经出了问题,因为只讲钱只讲利,疏远了或者说抛弃了道德和良知,将人性的丑陋一点一点剥离出来,影响和污染社会环境。

    就娄底这件事而言,如果不是迫于舆论压力和警方介入调查,社会仍然不会见到他们的影子,英雄仍然连“对不起”也听不到。在对这件事的处理上,我们倒是从英雄的家人身上看到了可贵之处。他们没有埋怨,更没有责怪被救者一家。品德之高尚,着实使人感慨。相比之下,被救者的躲避行为就显得不合时宜和使人不齿。

    不管怎么说,这个迟到的磕头和晚来的良知,也算是给九泉之下的英雄的告慰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