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家有女初长成

(2012-07-14 16:45:21)
标签:

杂谈

文化

    蒋方舟这个才女,一举一动就会在媒体和读者中搅起一阵波澜。最近看到报道,说才女蒋方舟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对此在微博上透露“祝贺蒋方舟同学大学毕业同时,祝贺蒋方舟同志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封新城”表示,“蒋方舟2008年9月入学时即被本刊聘为特约记者,2010年4月升任主笔。这么说吧,老员工了。”《新周刊》的官方微博补充道:“欢迎正式上班!”消息一出,网上一片沸腾。(扬子晚报》报道

    欣闻这则报道的时候,我“哦”一声,心想就毕业了,时间也太快了。记得上次清华校庆时,她给清华校长写了一封信,痛陈教育问题,言辞犀利,还担心会不会招来什么麻烦?但清华终究是清华,被校长开朗的胸襟包容了。对于蒋方舟的初识,始于2008年被清华大学力排众议,有意降低60分调档录取。在一个“唯分数是举”的考试国度,不仅让教育界一片惊诧,就连社会也产生质疑。一所著名大学降分录取的学生,注定有过人之处。随后知道,是她的才气和潜力征服了清华

    蒋方舟成名于少年,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15岁出版第6

 

本书《邪童正史》。这样的创作成绩,就是一些作家们一辈子也达不到的。如果是爱才,如果是一所革故鼎新的大学,必然打破框框张开怀抱。过去好像是刘绍棠吧,16岁写小说成名,就被称为“天才”,在文学界大放异彩。人家蒋方舟还是个初中生,就这么把文学执玩于股掌之中。一个这样的少年作家,被清华大学录取实在合情合理如果不录取倒是有问题了。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都把学生搞得老气横秋,整天死记硬背,奄奄一息,没有想象力。蒋方舟的出现和被录取,其实就是教育的一种导向。

     蒋家有女初长成。一边还读着她文风清新、观点鲜明的博客,她就出了清华的门,走入社会了,成了《新周刊》的副主编了,真是值得祝贺啊。这个职位,有如她被清华录取时一样,也受到质疑,太年轻,又居刊物领导层,就是一个舆论漩涡。新闻杂志这个行当,都走市场,竞争很激烈。蒋方舟虽然年轻,也游走"江湖"多年。对于这个行当,她一入清华就被《新周刊》盯上了,聘为特约记者,且拥有众多“粉丝”。2010年已经升任主笔读书的4年,就是做撰稿人和记者的4年,早已轻车熟路,做个副主编已经绰绰有余。《新周刊》不录用这样优秀的人才,那是脑子进水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种简单的道理,就是一个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企业老板都懂。何况是《新周刊》乎?

对于蒋方舟,这是一个人生的台阶,是从一个学生转变为社会人和专业写手的机会。逐渐成长和成熟的蒋方舟,一定会把她的思想和智慧源源不断奉献出来,为这个转型中的社会带来光亮和热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