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事要办好

(2012-05-26 17:13:23)
标签:

教育

时评

(已发表)

    近期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相继曝出与学生营养餐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有学校把3元营养补助被供货商套利1元、云南镇雄县木卓乡六井村苍坪小学203名学生食用营养餐后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云南宣威市双龙一小的学生在糕点里吃出了鸡毛等,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瞭望》周刊报道》

    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和实事,怎么就办成一团乱麻?学生营养餐,是为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学生的健康水平,我国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国家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80个县市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按每人每天3元标准提供营养膳食补助的背景下推出的。同时,为实施营养餐计划,国务院在《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有食堂的或者可以配备食堂的,实行食堂供餐;学校目前没有食堂,可以向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单位、单位集体食堂购买供餐服务;偏远山区的学校或教学点,由于规模小或其他原因,配备食堂的成本过高,购买供餐服务业不具备,可以在有关部门批准的前提下实行个人或家庭托餐。

    吃饭的事情是天下第一大事。好政策有了,甚至连规定也有了,只要严格遵守,照章执行就行。一些地方从去年秋季开始投入资金,规划新建或改扩建了农村中小学食堂,并购置冰箱、冰柜、消毒柜等设备。目前,绝大多数食堂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然而,一些地方受地理条件、资金等方面限制,学生人数较少的教学点尚无力建造食堂。由于教学点没有食堂,并且布局分散、偏远,实行供餐难,教师数量少,委托家庭供餐难度也较大。更为糟糕的是目前食堂工勤人员缺乏,聘请人员又没有财力保证,在当前的“过渡阶段”,只有动员所有教师参与,占据了教师一定的精力,教师压力进一步加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如此等等的问题,无不就为营养餐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好事必须办好,不办好就适得其反,这样那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将难以控制。连续出现的学生营养餐问题,不仅在网络舆论和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也给营养餐安全敲响了警钟怎么办呢?首要的还是要解决和延伸资金链。国家推出营养改善计划,但如果没有地方财政补贴配套,3元钱就会“打折”。有专家建议,在目前尚未建立食堂的学校,尤其是宜尽快出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系统化操作制度和实施细则,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和公开透明的监管体系,通过整合政府和民间多种资源,将这些惠民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其次是尽快出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系统化操作制度和实施细则,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和公开透明的监管体系,通过整合政府和民间多种资源,将这些惠民政策切实落到实处。第三是可针对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展发放手册、举办讲座等形式多样的营养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当然,建立营养师制度,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教师中培训营养师,针对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均衡营养搭配的标准化配餐,为学校执行营养改善项目提供支持,也迫在眉睫。

    学生营养餐,是惠民之餐,事关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必须竭尽全力办好,岂能“摸着石头过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