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天价抢购文物不是爱国主义

(2012-01-04 11:11:45)
标签:

文化杂谈

文化

    近几年来,常有中国人在海外抢购流失文物,且都是天价,不仅震惊世界文物界,也让国人叹为观止。这一举动,被一些西方媒体称为文化“爱国主义”。

    就在最近,一个乾隆时期的瓷瓶在英国拍卖,竞拍者几乎全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商人。英国媒体对拍卖过程进行了渲染,说这件瓷器是18世纪中国人的杰作,被发现之前放在一户普通人家的书架上。在拍卖行估价时仅为80万到120万英镑。但在拍卖时,这只瓷瓶在30分钟内,被竞拍者将价格提高到了“创下世界纪录的3000万英镑”。而“每一次出价都以100万英镑递增”,那位出售瓷瓶的英国妇女“几乎被拍价震惊得晕了过去”。这只瓷瓶的价格,加上佣金和增值税,最后达到5300万英镑。将其换算成人民币,高达5亿元。《每日镜报》肯定,是北京人拍下了这只瓷瓶。

    中国人抢购流失文物,而且是“正带着爱国主义情节,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如果是通过正常渠道(比如说商品交易)到了西方,抢购无可厚非。如果是19世纪“八国联军”以强盗的行为入侵中国,践踏北京,将圆明园里中国人创造和积累的国宝洗劫一空,然后焚烧,留下一堆现今供爱国主义教育的废墟,就不妥。泱泱大中华,一个历史上的“中央之国”,无论如何这是一段耻辱史,无法抹去。只要是中国人,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和衰草间,耻辱感就会油然而生。

    转眼10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着奇妙的变化。当初气势汹汹打劫中国的列强,如今陷入到金融危机中,苦苦挣扎,争吵不休。而曾经积贫积弱被鱼肉的中国,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却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经济仍然保持着增长。如此的经济走势,继续造就着中国富人的金钱帝国,到海外抢购也成为一种时尚或者有钱人的象征。但花天价去买回被抢走的文物,就有可能否认了那段历史,纵然了野蛮。这就等于盗贼入室,明目张胆抢走东西,还得花天价买回,把非法合法化。有如说富人们抢购的是国宝,是历史文化,不如说不惜代价买回的是无知。问题在于,时至今日还没有“西方列强”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而中国富人们却在给他们丑陋的脸上贴金。

    将海外天价抢购文物的行为喻为“爱国主义情节”,是西方媒体贴的标签。你回流的是文物,人家得到的是金钱。这与“重寻身份和文化”扯不到一起,只能是愚蠢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