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界越来越让人看不懂,教授们似乎无所事事,不做正经学问,总是生出一些偏锋,拿中国历史文化当嚼头,说出一些“雷人”的所谓考证,让中国人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
这不,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的金秉德教授最近又端出他的“学术成果”,居然将我国唐朝诗人李白也说成是韩国的后代。由此,他进一步扩大范围,将李商隐、李贺等等唐代的李姓诗人也强行戴上类似的帽子。据于此,金氏计划向联合国有关机构提出申诉,抗议中国歪曲历史事实,剽窃韩国文化。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不是正常学者所为。尽管此事传闻之后,韩国有关部门出来说话,说首尔大学无此教授,但鄙人还是有话要说。
韩国(或者说历史上的高丽)是一个什么国家?众所周知,在盛唐时期,只是大唐的附属国,并不有多少值得玄耀的东西。大唐李氏族人中有一部分延续而去,定居于此,高丽才有了李姓。中国学者关于李白的研究,都作了充分的证明,尤其是兰州大学张书诚《李白家世之谜》认为,李白是西汉李广、李陵和北周李贤、隋朝李穆等人的后裔,最有说服力。
当然,韩国学者如此肆无忌弹的行为,已经有很多次。据报道,从2003年开始,韩国对“中国风水”进行重新梳理,将其列为自己的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2005年,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申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活字印刷术、中医,韩国人也插上一腿。2006年,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认为,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建议韩国政府向联合国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中国神话、道教“被韩国”。甚至连孔子,韩国学者也认为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后代。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韩国学界热衷于给一国文化作伪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源于对民族的文化自卑,以至使其心结重重,难以解开。只要看一看韩国的历史就会发现,在很长一段时期都处于弱势地位,曾经附属于中国,后又被日本殖民,其民族文化多被同化,大多有汉民族和日本民族的印记。看看他们拍摄在中国各大卫视播放的电视剧,汉文化元素无处不在。就连他们的韩文使用,也只始于朴正熙时代。之前,使用的都是汉字,包括历史典籍。不然,一些韩国教授也不会倡议,要求恢复和重视汉语的学习,否则以后的历史典籍将无人看懂。一个民族处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历史文化缺乏渊源,甚至匮乏,作为精英阶层的学者由此产生自卑感,总想寻求突破,也是把中国历史文化当作了侵犯对象,以获得自尊。
其次,源于自身炒作,以至使其乐此不疲。韩国由于偏居一偶,历史文化先无不足。一个学者如果一辈子都翻弄那点事,不可能引起外界关注,更难以有成就。要想使自己出名,最有效的方法是“嫁接”,或者说奉行拿来主义,而且要针对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和民族。韩国学者是深谙此道的,因为他们不仅不需要负版权责任,相反还能给本民族带来自信。因此,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就成了他们首选的侵害对象和目标,以抢占中国风水文化为开端,屡试不爽。每大放噘词一番,必有一名教授的名字在各种媒体上出现,引来公众置疑和讨伐,也是就“一夜成名天下知”。这是一条方便快捷的通道,可以直达联合国。虽然这事在我们看来是多么荒唐和无聊,但要在一个弹丸之国炒作自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此招还有效,至少能使中国人忍无可忍。如是,目的就达到了,尽管是张冠李戴和无中生有。
再次,源于患了臆症。韩国学者对本国历史文化那点事,应该比谁都清楚。正因为清楚,明白家底太浅,就幻想着打劫大户人家,让自己爆发起来,频出所谓的“研究成果”,胡弄公众。就以汉字为例,中国人已经发明了数千年,使用了数千年,全球范围内还有谁人不晓,而韩国学者居然无知认为汉字是朝鲜民族发明的。这种臆症已经很严重,如果一个人患上了,倒也无大碍,要是一个群体患上了,伤害的就不仅仅是韩国学界,而是一个民族了。说不准哪天他们心血来潮,也可以把自己的附属国历史和被殖民历史抹去,把世界所有的文明都盖上韩国图章。假设臆症得不到根治,继续在韩国学界蔓延,这一切都是可能的。因此,斗胆建议韩国政府为学界设立一个心理咨询机构,专治臆症,保护精英,使之消除身心疾病,恢复正常心态。
文化自卑的确已经成为韩国学界的一处硬伤,一个解不开的心结,让其倍受困扰和无耐。一个国家的学界堕落到如此程度,显然也不是一件好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