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茫的“富二代”

(2010-08-19 15:52:49)
标签:

杂谈

(已发表)

    “富二代”,一个原本不为人关注的群体,突然浮出水面,走上前台,名声大震。这名声当然不是好名声,因“宝马撞人”、“炫富”、“调戏少女”等等不端行为,陷入社会舆论的漩涡之中,被认为是“有财无德”、“恃财傲物”的“纨绔败家子弟”。有评论对此指出:“这些富家子弟,财富带给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父母的溺爱导致他们中间很多人争相炫富,藐视法律,无视生命,以为一切都是用钱来摆平的。”

    有钱本不是一件坏事,只要从正常渠道得来。“富二代”们怎么就一下子按捺不住,干些龌龊之事,频频现身潮头,接二连三制造着轰动效应,成为众矢之的呢?这显然不是偶然的,是与“富一代”的家教有的密切关系的。“培养富商从娃娃抓起。”这是大部分“富一代”培养子女的一个信条。他们出身草根,受教育程度低,而又忙于积累财富,无暇教育子女,但对子女的教育又很特别。他们热衷于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让其自己记账;给孩子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和基金账户,教他们炒股,学会“钱生钱”;更习惯于大把发现金,以激励孩子在成绩上有所上升,以及哪怕是做一次洗碗的劳动。在南京,一名“富二代”小学生举办生日宴,他的父母出3辆小轿车当幸运抽奖的特等奖,其它奖包括翡翠饰品及笔记本电脑,整个宴会估计花费了百万元人民币。这样教育的结果,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打上了“金钱至上”的烙印,至于道德修养、做人标准无形中被忽略了。因而,有相当比例的“富二代”已不像父辈那样吃苦耐劳,而是专心于吃喝玩乐,惹是生非,甚至违法乱纪,祸害社会。

    社会学家对此给他们总结了五种表现,一曰明显不成器,缺乏危机感与压力;二曰不明世事,缺乏对父辈事业所处社会环境的认知;三曰极端缺乏对自我、社会关系与团队的管理期待能力;四曰个性张扬,缺乏自我节制与妥协能力;五曰物质至上,缺乏公德修养与道义号召力。这样的现状,中国“富二代”要接班,成就父辈事业,恐怕难以为继。

    “富二代”的张扬炫富,行为不端,已经成为富人家庭教育的败笔,或者说是中国式特点。当然,华人世界的真正富商们有严格家教也不在少数,俯拾可得。巨富李嘉诚先生教育孩子,注重培养他们独立的意志品格,不能溺爱娇生惯养,这与有多少家财没有关系。他认为富家子弟就好像温室的花朵,根茎不稳,就经不起风吹。因而,当两个儿子在美国读书期间,也只给最基本的生活费。人称“小巨人”的李泽楷还曾经卖过汉堡,做过球童。“台塑大王”王永庆要求子女要忍耐,凡事不要只看眼前,要看长远。他的三女儿王雪红牢记家规,坚持不靠家庭,独立创业,唯一的经济支持仅是来自于母亲送给他的一套房子,靠着用它抵押贷款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如今已顶着“经营之神的女儿”的荣誉。正是如此,他们的事业才代代相传,蒸蒸日上,从不为下一代犯愁。

    不一样的家教总能结出不一样的果实,尤其对于富商而言。“富二代”们缺乏正确的家教,连做人都还没入门,更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岂不迷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