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云南省科协和玉溪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09年防灾自救、安全应对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并于5月12日在玉溪工业财贸学校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希望进一步增强公众的防灾自救意识,学会安全应对,减少损失。(详见《玉溪日报》晨刊相关报道)
在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而又时值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我国各地都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精心组织开展了类似的防灾减灾活动。设立国家“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为人类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作出积极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地域分布广,造成损失重。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震、干旱、水灾、火害、冰雪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增无减,由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所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所承受的能力。特别是地震灾害,突发性强,难以预料,因而也难以避免。去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全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应对自然灾害,增强防灾意识,成为了我们必须长期树立的重要的安全意识之一。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使经济发展少受影响,使人民群众安全得到保障,利益少受损失,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防御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生命不安全、生活不安宁、生产不安心,就难以凝聚起强大合力。因此,我们要以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组织相关人员对地质灾害点、防洪隐患点等其它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并做好应对措施,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中小学校校舍及周边地质地理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提前防范。只有这样,一旦灾害来临,才能临危不乱,从容应对,减少损失。
防患于未然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要弘扬抗震救灾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