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整治干部“走读”之风收到实效
(2010-07-27 15:24:06)
江川县把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突破口来抓,建立和完善驻乡镇工作制度,规定乡镇干部周一至周五必须驻乡镇,除进城开会、办理公务以外,禁止在工作日期间早出晚归,用公车接送上下班。有关部门还将明察暗访,加强监督管理。
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其实在一些地方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一直存在,且还相当普遍。只是以前还躲躲藏藏,不那么扎眼,现在表现得公开明显,少有顾忌,招来群众诸多非议,认为这些干部脱离群众、作风漂浮,有官僚主义,造成了行政成本的增加和腐败现象。有一份调查表明,有76.2%的乡镇干部住在县城,是白天在乡镇工作、晚上回家食宿的“走读”干部。这些干部身处基层,直接面对的是广大群众的呼声和需求,承担的是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需要扑下身子听民意、解民忧、了解和掌握情况。如果干部乐于“走读”,甚至“走读”成了家常便饭,工作时间就会减少,效率就会降低,不仅深入群众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成了问题,而且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可能大打折扣,使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受到影响。
针对这种日益普遍的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着力解决“身在基层,而心不在基层”的问题,使之密切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履行好工作职责,一些地方出台文件,颁布规章制度,制定具体措施,试图切断“走读”之路,但收效并不明显,“走读”之风并没有得到真正遏制,“住读”干部的工作作风也没有得到真正改观。这次,江川县又力推解决干部“走读”问题具体措施,“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是各乡镇加强干部管理,治理干部‘走读’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治理干部‘走读’的重点”。这无疑是好的,符合民众意愿。
在对这一规定叫好之后,笔者不禁又想,仅发一个文件,靠相关部门的明察暗访加以落实,是否就能使“走读”之风消遁呢?这恐怕还得实践检验,涉及到阶段性整治还是长期整治的问题。如果是阶段性的,可能立竿就能见影,若一旦过了时限,监督管理力度减弱,就会反弹。长期性抓个十年八载,相信定会大见成效。当然,要从根本上治理“走读”,真正有效的做法还是深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在加强改革党政机关内部监督的同时,加强社会公众对公权力的监督,在干部评价、晋升时听取群众意见,形成对群众负责、受群众监督机制。比如一些地方开展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直选,让群众握有选票,有发言权,干部作风就能发生较大变化,别说“走读”,就是工作做得稍不让群众满意,恐怕也要遭到质疑。
干部“走读”,虽然是一种现象,但牵扯到一些实质问题。我们期待江川整治“走读”之风收到实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