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评比泛滥“怪象”必须狠刹
(2010-07-27 15:21:54)
随着年终地接近,形形色色的检查、考核、达标、评比、表彰活动多了起来,各类检查组接踵而至,例行公事,使基层干部群众忙于应付,已经苦不堪言,不仅影响到正常工作,还招来不良影响。
对此,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最近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痛批:“检查评比泛滥也是一种腐败。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检查评比出来的。检查评比的泛滥,助长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必须狠刹。”(据新华社报道)
开展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本是推动工作、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的重要工作方法和有效手段。但是到了如今,这些活动已经变味,早已成为许多部门和地方的工作“惯例”:在年初发个检查评比通知,到年中时走走看看,至年底搞个考核表彰,整得热热闹闹,皆大欢喜。这些各地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检查评比活动,令人眼花缭乱,已呈泛滥之势,不少都只是走走过场,作作表面文章,搭搭花架子,没有实际意义和效果,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鼓舞作用,有的还成了自娱自乐式的“表扬与自我表扬者”的舞台,相关荣誉称号大打折扣,水分不少,影响了公信力。
据报道,引发白恩培书记痛批的是某市的一个汇报。据汇报,某市一年接待的上级检查评比达400多次。相呼应的一个数字是,这个市组织到县上的检查也有100多次。这样的检查评比活动,“尤其到了年底,简直是泛滥成灾”。这也似乎说明,此举已经是一种普及甚广的官场陋习和官场文化。
检查评比何以泛滥成灾?其根源还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祟,是干部作风不深入的表现。有的部门不是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工作方法,而是热衷于对下级部门进行所谓的检查评比,甚至将其当成工作常态,不重实效,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这样的检查评比,“有多少检查组真正了解情况?有多少检查组真正能到现场看看?有多少检查组能在没有基层领导陪同下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不少检查组不过就听听汇报、看看材料而己,有的甚至最后完成的检查报告都是让受检查单位拟就。这太荒唐了!”(白恩培语)
华而不实、泛滥成灾的检查评比的危害,的确是显而易见的,根源也是很深的:一是干扰了基层的正常工作秩序,使得一些单位分散精力,把评比内容作为工作重点抓,而不在根本性工作上下功夫;二是助长不正之风的蔓延,弄虚作假现象严重,结果是“奖牌挂满一屋子,实际工作还是老样子”;三是容易滋生腐败行为,有些评比达标只不过是个幌子,行的是“捞钱”、“揩油”之实。
的确,检查评比泛滥“怪象”应该狠刹了。我们倡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查实情,体民情,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把精力花在真抓实干上,而不是陷入检查评比的怪圈中,为之所累,难以自拔。只有端正思想,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才能使检查评比名副其实,真正产生效果。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