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也应“崇”在点子上
(2010-07-27 13:10:25)
风靡全球的电影《阿凡达》上映,张家界风景区里的景观“南天一柱”就换了一个洋名,叫“哈利路亚山”。这个洋名读起来有些拗口,不顺畅。为何突然要改名?据说《阿凡达》中引人入胜的“潘多拉星球”中的大量自然原型来源于张家界风景区,其中被改名为“哈利路亚山”的原型就是“南天一柱”。就在前几天,安徽黄山还就此与之争执。殊不知还是张家界眼疾手快,思想更解放,办事效率更高,抢先将洋名揽入怀中。看来,这个洋名在我们中国是大有市场、大受推崇的。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热闹场面出现。
这的确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按照张家界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的解读,改名的深层原因在于张家界是世界自然遗产,神奇风景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将“南天一柱”更名为《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就是向外界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张家界不仅属于世界,也已经走向世界。还声称,这绝对不是“崇洋媚外”,只是顺应了景区土著居民和广大游客的心声。听听,这是什么逻辑?是否有此地无银之嫌?
笔者以为是有的。首先要说的是张家界居然“不仅属于世界”,而且“已经走向世界”了,何必还要借一件“西装”穿上,打扮得似是而非?其次说的是“顺应……心声”,不是“崇洋媚外”,似乎仅仅是主观说辞,并不曾看到事实依据。张家界是世界自然遗产不假,但从文化的角度说,应该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而不是轻率地放弃一个已经深入民心的文化元素,赶一时时髦顺手捡来一个符号,急匆匆取而代之。如此,只能适得其反。
当然,当今之世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借助洋名搞一搞市场营销,提升一下知名度的事也并不鲜见,尤其是迪庆的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就顺理成章。大凡喜欢读文学作品的人,都清楚这一名字来自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是一个人间天堂称谓。在历经近70年之后,小说中的“香格里拉”已经被广大读者接纳,且令人神往。中甸县也是于2001年更名,不仅没有被误读,还得到广泛认同,受到赞誉。而张家界在《阿凡达》才上映不久,就迫不及待改名,显然有饥不择食之感,缺乏时间沉淀和文化积累,被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崇洋”并不是坏事,但也要“崇”在点子上,不能盲目短视和急功近利,更不能拿“土著居民”和“广大游客”说事,为更名开脱。值得注意的是,旅游只有走出立竿见影的功利心态和狭窄贫乏的发展思路,努力挖掘具有真正活力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才是长久之道。“哈利路亚山”这个洋名以后是否服“水土”?能否达到“南天一柱”的知名度?还需要时间检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