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是看到了小沈阳

(2010-07-27 13:05:16)
标签:

杂谈

文化杂谈

(已发表)

    虎年春晚还是看到了小沈阳,这使鄙人有些沮丧。其实他只是当个“主持人”兼“记者”,拿个话筒作采访状,戏不多,一个配角,但这已经让人够受的了。打他一出场,鄙人对老赵领衔主演的小品《捐助》就失去了兴趣,任凭老赵怎么设置悬念、话语连珠,也没找到半点乐。
    说实话,我讨厌(或者说不喜欢)小沈阳,并不是因为他的长相和一口极其别扭的娘娘腔,的确是因为他的演技太低俗,甚至无聊,艺术含量有限。自从2009年春晚看了此君的《不差钱》,碍于是老赵的徒弟,也算赵家班真传,在他嗲声嗲气的“为什么”中勉强乐了几回。但是,短暂的“乐”之后,还没来得及细想,立刻就觉得不仅情感受到污染,连智商也受到了侮辱。堂堂央视的娱乐节目,要注重大众化,但也不能失去品质,怎么在审美上会严重缺失了呢?
    尽管后来小沈阳因此而大红大紫,身价猛长,在一些省级卫视之间巡演,获得了极高的经济收益,而鄙人对他的抵触情绪仍在增多。大凡看到他低俗而难以接受地表演,内心便一阵折腾,马上调换频道。尤其是在一家卫视爆出粗口,惹得女性主持人要他道歉,更让人大跌眼镜。难道这就是央视捧出来的当红明星的做派,那么轻薄而缺乏教养,走了运就找不到北了?这跟“暴发户”有什么区别,过了两天好日子就忘了根,不知道姓什么叫什么了?由此鄙人一直怀疑,是否真有那么多观众追捧小沈阳,喜欢小沈阳?如果是,审美趋向显然就发生了偏离;如果不是,就正常了。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群体,不是那么好耍弄的,能够忍受低俗的。
    其实,随着虎年春节的临近,有关小沈阳能否在春晚上“现演”,就成了不少观众热议和媒体热炒的话题。有媒体就披露,小沈阳将彻底“消失”于虎年的央视春晚。有网友借此调侃,认为小沈阳嫌出场费太低,主动放弃。这多少有些幽默成分,从另一面为小沈阳开脱。而有的评述则认为,小沈阳的社会文化价值,才是其能不能上春晚的“试金石”。他靠赵本山光环出名,靠模仿走红,自身缺乏创新和高雅潜质。而央视网论坛的调查表明,有近4成网民以“低俗”为由拒绝小沈阳上春晚。言之凿凿,看来小沈阳成也低俗,败也低俗,好像真的是与亿万观众瞩目的虎年大戏失之交臂,被央视遗弃了。鄙人因害怕见到小沈阳而悬着的心才有了着落。
    不曾想期待已久的虎年春晚盛宴如期而至,正感受着热烈喜庆而欢快的气氛,冷不丁地冒出个小沈阳,心境一下子翻腾起来,以至影响了《捐助》以后的节目观赏效果。鄙人这才明白早先说小沈阳不上春晚,原来就像老赵“卖拐”一样,是个大忽悠。据后来业内人士透露,此举是老赵最后一刻才英明决定的。如果真是这样,让小沈阳临时上阵,《捐助》成了春晚的“鸡肋”也不奇怪了。嗨,老赵这人哪儿都好,就是总拉着小沈阳搅局这点不地道。
    你说虎年春晚闹心不闹心?拜托了,如果明年春晚还有老赵的戏,请央视导演组也做个英明决策,不要让小沈阳总在眼前晃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