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水衙门”哪里寻

(2010-07-27 12:53:48)
标签:

杂谈

反腐杂谈

(已发表)


    “清水衙门”是对那些不掌握物与钱的部门或单位的别称。这样的“清水衙门”多集中于科教文卫等领域,被认为“油水”很少或没有“油水”,极为“清淡”。前些年反腐败时人们都不以为然,以为那些“实权”部门才是重点,而“清水衙门”里连个“油星子”也找不到,与腐败不搭边。但是近些年来,“清水衙门”不断地有“油水”冒出来,已经难见清澈,甚至泛滥起来。
    “权力易于腐败,绝对权力的腐败就更加彻底。”这是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的论断。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个论断就不切合中国实际,大打折扣。然而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同了,“权力寻租”不断形成市场,大有用武之地,就有了预见性和准确性。
    前久,武汉大学的副教授沈阳就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学术论文买卖年产值超10亿元。数字显示:中国现有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9000余种,国内2008年发表于期刊和学术会议的论文约有248万篇。而中国每年有100万高校教师、约100万在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超过30万科学研究人员、500万以上科学技术人员特别是国企工程技术人员、70万农业技术人员、360万以上卫生行业技术人员有论文发表需求,合计超过1180万人。由于僧多粥少,导致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泛滥,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这说明一方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方是曾经是“清水衙门”、掌握着论文发表“绝对权力”的学术期刊,已经与市场紧密结合,大把捞银子,大胆“淌浑水”。
    本是神圣的学术领域如此,在被称为“首善之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的某些校园,如今已成了腐败的重灾区。被称为“百年学府”的武汉大学原副校长陈昭方、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在兴建校外学生公寓时出现问题,涉案上百万元被逮捕。福建省福安市的一所中学原6名班子成员,截留学生补习费、借读费等134万元设小金库,以发补贴,给领导送礼为名等私分公款,被以贪污罪判除有期徒刑。安徽芜湖一所实验中学原校长许某把小金库当成自家“取款机”,用52张白条吞食58万元。呼和浩特市南门外小学校长姚桂香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刑11年。这些案例,都是“清水衙门”受到严重污染的证明。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9年12月28日发生于陕西安康市关家乡中心小学的一件事,该校校长儿子结婚,居然让14所中小学的教师陆续请假去参加婚宴,使3000多名中小学生“放羊”,无学可上,引起民愤。可见,“清水衙门”的蜕变,甚至“富营养化”,已经成了某些校长权力腐败的温床,拜金主义横行的见证。
    我国杰出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在“五四”时就指出:“夫以当今物质文明为王、拜金主义盛行,欲调和世界观和人生观、负担将来之文化、独立不畏之精神、安贫乐道之志趣,几何不被目为迂阔。然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者也,则不得不于是加之注意焉。”这一振聋发聩地告诫,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腐败与“清水衙门”扯在一起,的确令人汗颜。
    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清水衙门”这一概念,也将渐渐消逝。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