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学校以“太阳应该这样升起”为题组织我校的准家长们及未来将要成为孩子家长的青年教师参加论坛学习、交流和讨论。一学期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在从同仁们那里学习到了一些宝贵的育子育生经验。虽然目前我那顽劣的孩子转变得辐度不是很大,但是也多多少少的在他身上也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在教育孩子的征途上我走过不少的弯路,我想这都与我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关系。作为一名从教十一年的教师,我自认为对我的学生们我还是能做到充满爱心、耐心与信心的。但是当我的这颗心一用到我的孩子身上的时候却似乎只有爱心颇浓而耐心与信心明显不足。特别是一遇到孩子学习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就容易跟他动肝火。用我老公的话说是刚刚还和颜悦色转眼间就乌云密布加电闪雷鸣,说我变脸比变天还要快。我的婆婆来我家时也常和我说“你把管孩子太严了,他以后什么事情都不敢告诉你了。他爸小时候就是这样,家里管得太严所以什么事回家也不说,有的时候他同学的妈妈都知道了的事,家里人却还是一无所知。”其实我也知道对孩子管得太过严格了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前孩子小,不听话时既打得又骂得,小孩儿胆小没主意嘛!收拾一通之后会变得服服帖贴,不过那也只是因为他还小。如今孩子大了,主意也正了,用句俗语就是“有一定的老猪腰子了,难逗着呢!”现在打都打不得了,也敢不服天朝管了,一打就要造反。有时候他给你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式能把你气个半死。再不就是“你打死我得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这样听了更让人气愤的挨揍话。有的时候打他一下我自己要疼上老半天、手要肿上好几天。这样下去真的不是办法,转变教育方式是我们家势在必行的首要育子课题。
孩子不能管得太严,电视里也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被家长管得过严,犯了错误怕被家长责罚而慢慢的学会说谎;有的孩子犯了错误为了不受家长惩罚会去想方设法的掩盖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导致一错再错、无法回头。前几天看电视还报道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将自己的亲生父母毒死的案例,这些都是家长管教过严与孩子缺乏沟通、缺少理解与信任而产生的悲剧。
这些可都不是小事情啊!
最近我正在看的一本书名字叫作《母慈子孝》,书中介绍的是一位在外国大学任教的钟茂森教授和他的母亲赵良玉女士两个人关于“纯净纯善和谐世界”的系列讲座的内容。是这母子二人三十年家庭教育施教与受教的心得报告。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读者无不深感受用。特别是在家庭问题层出不穷,以及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意义尤为深远。书中所提到的母亲赵良玉女士提出了“我们坚信:优秀是教出来的,而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教师!我们牢记:要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吸取精华,而从《弟子规》做起!”的思想。
我很庆幸我们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特别是育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儿子从上学前班起就开始背诵“三字经”,上了小学又开始背诵“古诗”、“蒙学”、“论语”、“弟子规”等等,从小就接触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虽然可能现在他不完全懂得这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但这些都是对孩子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的好东西。在这一点上我要从作为一名学生家长的角度对学校及校领导们致以深深的、崇高的敬意,这完全可以看作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啊!
赵良玉女士在演讲中说“家庭教育是母亲的第一责任”。她说“如果母亲不把孩子教育好,你以为是自己的事情吗?——那是对社会的损害;如果母亲把孩子教好,你以为是你一家人的事吗?——那是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她说得太好了,我们做父母的不但要把孩子培养成人,而且要把孩子培养成最低起码是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在这个前提基础之上再把我们的孩子朝着将其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美好愿望目标才会逐步的去加以实现。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如玉璞”,我们每个人刚一生下来都如同泉水一样通透清澈,没有哪家的孩子天生就是罪犯。孩子成长与家庭有关,与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有关。在《母慈子孝》中赵良玉女士介绍了一位得道高僧——印光法师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十条嘉言,我将它摘录了下来:
1、世少善人,由于家庭无善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要。以人之幼时,日在母侧,其熏陶性情者,母边最多。
2、欲家国崛兴,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世无良母,不但国无良民,家无良子。
3、须知为天地培植一守分良民,即属莫大功德。[赵女士解释:做父母的也不必太紧张。把儿女培养成一个守法公民,就功德无量!]
4、世无圣贤之士,由世少圣贤之母所致也。
5、治国平天下,自齐家始。所以治国平天下的权力,妇女操一大半。
6、国乏贤人,其根本皆由家庭无善教所致。而家庭之教,母之责任更重,是以光(印光大师)屡言教子为治平之本。[赵女士解释:国家没有人才,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责任就在母亲身上,教育好儿女是世界和谐的基础。]
7、人果能善教儿女,自可家道兴隆,天下太平矣!
8、家庭有善教,则所生儿女皆贤善。家有贤子,则国有贤才。穷则自淑,化及乡邑。达则兼善,普益斯民。如是之益,出于家教。家教之中,母教最要。[赵女士解释: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儿女优秀。儿女都优秀,那么国家就有人才了。有良好的家教,自己做好,即使没有机会发达,也可以影响周围的人及乡里。如果发达了,能够普益天下人民。这样的好处利益是来自家教,来自母亲的教育。]
9、无贤母,又何由而得贤子女哉。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赵女士解释:没有贤明的母亲,哪有优秀的儿女?这是很平常的道理,要大力提倡!]
10、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
这十条喜言明确的阐述了母亲作为一位引导人的责任之重大,明确的阐述了正确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身为一位母亲的我真的也应该时时处处要求自己为孩子做好模范,以母亲的角度、自身的言行去伴随、引导和影响孩子健康、顺利的成长。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中,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也显得十分重要。沟通可以打破心与心之间的芥蒂,架起心灵之间的桥梁。
周六早晨和儿子闲聊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儿子有那么多的想法。他甚至对我如何去教育好他都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问我“妈妈如果我不听话了你怎么办?”我笑着说“不听话我就把他屁股打开花”。他对我说:“妈妈,其实对孩子不能总打,得说服教育。”我一听,有点意思啊!我就问“怎么说服教育呀?”他就跟我说“要和他讲道理,把他的错误都跟他说出来,让他知道错在哪了,然后再跟他讲道理,再用各种生活中的例子或是古代流传的教育故事来教育他。可能这样教育时花的时间要比打孩子的时间长,但是效果会比打的好。上次我爸使劲打我一顿我都没服,后来他跟我讲道理、和我谈,又给我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把我教育的呀!哭了好几气儿,本来我能哭一气儿的,但就是控制不住眼泪往下掉。”我问他:“那你爸说你对不对?你做没做错?”儿子说:“他说得对呀!我错了。”我一听这孩子这不是什么事他都懂吗?他已经懂事了,再用武力解决他还真的是不行的了,真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了。说到说服教育,这一点我做得不好,有时候还是容易激动,还是控制不住。不过现在已经控制得比以前强点了,我儿子说“妈妈生气之后好得还挺快,一会就好了。”这放在从前我是一整天都不会给他笑脸看的,也许还能延续好几天。可能也是我对孩子要求过高了,他不管怎样做都令我不满意,我总觉得他达不到我的要求。如今解决之法还是上学期那——“降低标准”。
我们家孩子他奶过年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弄回来一张《百孝篇》贴家里的墙上了,上面有诗、有图还有故事。我儿子好像是看过一遍了,我想这个东西挂在那多多少少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起码在他的心幕中会形成一种“百善孝为先”的印象。
在《母慈子孝》一书中赵良玉女士对孝字也有详细的阐述:“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根,是家庭教育之根。这个‘孝’字,是智慧的符号,我们祖先创造文字,寓意深刻。孝,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子’字,是老一代与子一代的和谐一体。怎么可以存在代沟呢?怎么能分开呢?如果分开就没有孝字了。老一代,追溯上去,还有老一代,过去无始;子一代,下面还有子一代,未来无终,悠悠长远,绵绵无尽,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一个孩子心中装着父母,装着祖先,装着孝,装着爱,装着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哪有不努力的?成绩哪有上不去的?我们做父母的希望儿女成才,那么就一定要给孩子扎根的教育。孝,就是人根,这个根扎得越深越好。牢记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在《孝经》上的教导:“‘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如果能时时处处以孝道来教育和引导孩子,让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会先考虑考虑是否有违孝敬之道。
以前看报纸上写着“外国提倡宗教信仰”主要是因为经过某些部门的调查发现有宗教信仰的人做事之前会率先考虑是否有违宗教教义,所以犯罪率就大幅度的降低了,而监狱里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犯罪分子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可以看出有受道德、行为、规范、约束着的人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可能会更加理性、更加客观的去考虑并最终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
那么我们就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孝道开始,做一个有心、有情、有义之人。当然这个“孝”的前提是要受到其“父、母”的正确引导与帮助。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帮助能使孩子受到更好的熏陶和启迪,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的自身能够收获更多的经验再更好的投入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去教育我们的后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他们都能成才。
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分享落实弟子规陈锦明。
QQ:1365018689
博客:http://blog.sina.com.cn/168dizigui
弟子规书店:http://blog.sina.com.cn/diziguishudia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