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解的政策与易解的结果
(2012-08-18 08:18:44)看来,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坚决超出了预料。
-
-
上述措施将导致开发商资金紧张,减轻房价上涨压力,因为开发商需要尽快变现。
-
这两项新举措主要针对两个重点领域,即房地产信托和大型国有企业的坏账。“目前几家资产管理公司把收购目标集中在房地产信托上。很明显新规则主要针对容易出问题的房地产信托。”
这将收缩房地产的另类信用获得渠道,再次施压房地产业;以及实业的票据融资渠道。虽然名为控制风险,实际上在经济萎靡实业不振的时候,再对其加上一道紧箍咒,因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本不易,通过票据融资还可缓一缓,但现在这条路就要被截断了。
另外,在外资净流出,国家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10几年以季度算首次出现负值之后(Q1/2012),为什么超高的存款准备金率还不尽快下降来填补流动性漏洞?货币宽松步子太慢,让人怀疑其真正用意。如果国家想刺激经济,再次发动经济的发动机,却要压制房地产,这本身是存在内在矛盾的,原因以前的文章多有提及。这次经济刺激总是雷声大雨点偏小。财政宽松更是理解不了。一方面加紧税收以及各种税费,压得很多企业抬不起本已沉重的头,一方面不提高财政赤字(不是说财政支出),这些难道是在刺激经济吗?不能大幅增加财政赤字可以理解为国家直接间接的政府债务已经太高(但不至于有人所讲的80万亿的规模),那么货币政策为什么还这样慢节拍呢?很可能是把大部分弹药留到今后某个时刻使用。所有这些只能被理解为国家想来一次软着陆,当然结果是硬着陆。那时候不管人怎么想,拼命扩大货币供给是不二法门。
当然,不是说比如中国股市就马上没有希望了。欧洲在情急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情急的救急政策,这对外围环境有缓和作用,提升市场信心。这次的国际性救市,欧洲是被迫的主力,因为其最靠近地狱。只要欧洲能暂时稳定,美联储还不用着急动用重型武器,毕竟OT还未到期。国内如果配合以降低存准率等措施,市场应该会有反应。毕竟现在证监会也已经做了一些事情(停发IPO,降低税费等成本,ST股等)。虽然对股市极少公开评论,但是在2000点看来还是有强支撑的。但是,到了年底左右,美国的形势具有决定性作用。
对于市场期待的QE3,如果不实行QE3,至少美国市场会相当失望;但当前很多数据却也说明QE3没有必要。也许美联储继续吊胃口。美国财政部最近对两房的新政也许表明今后的MBS将是QE的对象,如果有QE的话。(美国财政部要求两房加快出售其投资头寸,4年内由原来的每年10%增加到每年的15%,并且两房的收益全部上缴到财政部。随后,两房股票暴跌。)本月底的Jack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