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赌局 - 欧元
(2012-06-15 08:01:08)
标签:
杂谈 |
欧洲还在继续上演经济以及金融史上最扣人心弦的悬念剧。但对于德国来讲,这是最大的赌局。而且是快到了All-in的地步。赌资是如此的巨大,况且很多基本就是沉没成本(sunk cost),但德国看来还会往已经堆满赌注的桌上继续加注,特别是在其他欧元区国家的不断催促和威胁下。欧元区的债务危机现在已经或者即将全部吞没PIIGS(Portugal, Ireland, Italy, Greece, Spain)国家(意大利以6%借债再以3%救助西班牙这样的奇怪事情只能发生在当今的欧元区),而几个核心国家(FANG 尖牙4国:France,Austria,Netherlands, Germany)也主要听Germany的号令,其他几个都没真正实力。
各方来看,欧元区的出路有限,简单看看:
- 给EFSF或者ESM银行执照,实际上是让EFSF/ESM给欧元区的银行兜底,把所有风险转到EFSF/ESM,而ESM又是主权国家背书的,到最后很可能是德国是最大的最后的站立着的国家,从而承担大部分风险。况且,如果欧元区真的这样来支持银行系统,日本泡沫破灭后的历史应该给其一个警告,也即日本把银行部门的债务转移到主权债务上面来,很大部分导致日本经济20多年的紧缩。让该破产的银行破产才能尽快赢得经济的重生。
- 欧元区债券:德国等强势国家债务成本大幅上升,而希腊等PIIGS国家又可以不劳而获了。像希腊这样的国家即使留在欧元区也是一个无底洞,除了船运旅游之外基本无像样的产业,毫无竞争力可言,是欧元区的最大的污点。【希腊的债务不会被偿清,对希腊的任何救助等同于其他国家机构对希腊的慈善捐款;一旦这种捐款停止,希腊马上破产违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希腊的第二次选举结果影响不大】。 欧元区债券的前提是财政融合,也即各主权国家放弃最重要主权之一-财政预算以及税收。否则对德国来讲是无限风险却没得到什么好处。
- 欧元区银行存款保险:
还不存在,况且这个保险的资金来自哪里。
- 财政联盟: 理论上最好的方案,但短时间内实际上可能性为零。实际意义就是欧元区差不多真正统一。除了欧元,这些国家基本没有太多真正的共同点。当年Otto von Bismark(俾斯麦)统一目前德国区域的关税联盟成为德国都避免不了武力的使用,可想统一这样一个地区的难度,更不要说欧元区这样的形形色色相差大大小小的众多国家。
-
ECB继续提供无限流动性支持。至今为止没有任何欧元区银行倒闭,即使在希腊,因为这些银行还可以通过其国家央行向ECB借款。ECB可以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但其限制也不少,包括政治层面的。像希腊这样国家的银行,不是流动性能解决问题的。不少银行缺的是资本金,也即股东权益(Shareholder's
Equity),不仅仅是流动性,通过贷款或者发债是不能解决的。可以说,欧元区将会出现不少(看似活着其实已死的)僵尸银行。
相信ECB还是会创造性的想出一些方案,而这正是资本市场渴求已久的。在希腊第二次大选马上进行之时,美国市场面对不乐观的数据以及欧洲的不确定性还涨势依旧,就是因为空气中到处是央行(包括美联储)似乎干预的气息。
欧元区在经历一个基本无解的超级复杂的超大危机,即使有强烈政治意愿解决的可能,也基本不可能过了选民这关。具有严重的不确定性,但是德国很可能最终被吓坏,自己退出欧元区。这样复杂的场面如果还缺乏一个铁腕领袖,恐怕最终结果就是散场,也即欧元区的分裂是可能的。也许,这从侧面说明,美国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欧洲不管从国家经济层面,从金融(货币)层面,很长时间将不对美国形成什么威胁。他们又可“被团结”在美国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