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马“识途”

(2012-06-12 09:58:55)
标签:

杂谈

先看新闻:


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第二张牌
2012-06-10 23:15:40 来源: 投资者报(北京)
近日,发改委内部人士表示,调控房地产引发的经济真空比预想的情况还要严重。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通胀可能比通缩更好应对,此次开闸放项目,意在拉动快速回落的经济。但该人士也强调,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行,那么未来不排除给地产项目“开口子”。... ...【具体内容略,各大媒体都有报道】


这也符合半年多来笔者对政策的前推性思路,也即对房地产的实质性松绑,在《简谈“新四万亿”》等文中均有提及。记得郎咸平在近来一次演讲中大概说政府的动作他看不懂因为他一生都遵循逻辑推理,而政府往往干啥都没有逻辑。这里不是对人对事的评价,而是想说经济金融人士特别是投资人士不能对政府太有“立场”,除非是政府智囊集团,否则就会犯“Fight the Fed”的错误(指的是在美国甚至更广范围,投资者不能同美联储对着干)。


然而,这种在全球危机背景下政府再次注水不是没有严重后果的。在最终结果差不多定下的前提下,这最多可以被解读为做无用功的抵抗。在非常危急时刻,政府的本能反应就是想方设法扩大信贷,也即注水,也即扩大负债。至于政府为什么必须重复以前的老路,以前文章有分析提及,不再累述。简而言之,就是发展经济的其他路子此时此地都不具备实际条件。所以,如同以前所讲,政府必定宽松财政,宽松货币,放开基建投资,实质性的放开房地产调控,还不用说当前的经济紧缩(或者衰退)性因素的大量存在。发改委也讲了一句实话,就是通胀比通缩容易控制,也即现在不用过早担心通胀,而是通缩。


国家正在经历前所未见的两难,而这本身是以前一系列错误造成的。如同欧洲债务问题没有轻松的解决办法一样,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样或者更为严峻。在进行也许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信贷(也即债务)扩张以后,以前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产能更加过剩。在死胡同里转不出来。发改委的声明明显看出,错误的认识和侥幸的心理相当严重。这些政策也表明,美国大选后其政府以及国会大概率会大规模修正其多年的经常账户不平衡,收缩经济(财政悬崖不是危言耸听),而这个全球需求的最大目的地的收缩意味着中国,日本甚至德国(欧洲)问题的真正出现。应当看清,美国的财政收缩本身是货币紧缩的另外一种方式,前些年大规模的基础货币制造有赖于政府的天量赤字。参考下列美国财政悬崖时间事件:

http://s12/middle/69e715d2gc28c1801c98b&690

到那时,恐怕会见真正的资本撤离。那么,(1)人民币汇率会相当严峻;(2)国内基础货币以及再生货币(M1,M2等)都会退潮。(3)很可能前所未有的通缩。 那么,政府只有大规模印钞增加基础货币才能对抗这样的通缩。而之后的景象才是需要关心和防备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