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蔡澜 |
分类: 颜如玉 |
蔡澜来自新加坡,他的父亲是个诗人,对他的文字影响不小.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他老先生说的意思是,哪怕是观水,也要胸怀天下,提升境界.那么,名字有着这样深刻寓义的的蔡澜,应该是个胸襟开阔的人吧.
听听别人怎么说.
金庸说:”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对人生中不如意事处之泰然,不但外表如此,而真正的不索与怀,一笑置之.”
黄霑说,”他是我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倪匡说,”蔡澜这小子写什么像什么.有一次,他冒了我的名字,把自己的剧本交给某制片人,结果对方即刻交剧本费给我.如果我死了,他会第一个来凭吊我.”
金老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读蔡澜的小品文,不似倪匡的推理小说的那般心思缜密悬念迭起,也不似金庸笔下的侠客的书剑恩仇和快意江湖,当然,更加不似鬼才黄霑的粤语歌词那般婉转绕口和缠绵悱恻.蔡澜的文字里面,看不到长篇大论的辞藻堆砌.连四字成语都少之又少,一气读来,只觉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真实的不能再真实,可是平淡中透着孜孜睿智,简单却回味深长,如此真实而不叫修饰的话语,却带着罕有的一分率真坦荡.
是了,他的文字,平淡而朴实,含义却隽永.就好像一杯白水,淡之无味却甘之若饴.
我以为,蔡澜首先是个快活人,他的快活不仅仅在于他的坦率,毫不遮掩他的真实想法,哪怕这想法是背违常理惊世骇俗的.譬如说,他对人生的认识,他说,人生就是吃吃喝喝,人生的学问就是吃吃喝喝的学问,就算办学,最终目的也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吃喝.又譬如他对婚姻的看法,他说男人结婚是因为疲劳,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呢,大家都失望了.他还认为,一夫一妻制是错误的,他又说,对婚姻没有信心的人,就算接了婚,也不要生儿子,他还举手举脚的赞成婚外情.
他的快活还体现在,他能够随心所欲的做着他喜欢的事情,而且做什么成什么.喜欢看电影,便做了数十年的电影公司的高层和监制,此差让他扬名天下.热爱美食和佳酿,定期写对餐厅的评价,他便成了食家;喜欢喝普洱茶,找了明人的古方调配,他又成了地地道道的茶商;好一口咸鱼酱,他又找了XO酱的鼻祖韩培珠一道开发,开始生产酱料;坚持健康不放防腐剂的理念,他于是开了杂货店,保存他开发的酱料,他的身份又因此多了一重;到澳洲拍戏,发现了有效的补肾药,他又成了药品代理商;做食家太出名太讲究,他终是开了蔡澜美食坊,里面有着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14家美食店.他做食家玩家,从事写作如此成功,以至于大家都忘了,其实,他是做电影出生的,而且一做就是40年.
人说,做好一件事不困难,难的是事事都做好.身兼如此多职的他,想必是个凡事认真的人吧.虽然他的文字浅显之至.
蔡澜其次才是一个文化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名人.看他写关于黑泽明的影评,着墨不多,却句句在理,一针见血.读他的”忆周旋”,一个妙语连珠能进能退的睿智女子翩翩若出,那样的一个人情练达出口成章的妙女子,最后却被朱姓男子骗得人才两失,从”何畏人言”到”人言可畏”,蔡澜的一声叹息,只是散了开去,渐渐低不可闻.
蔡澜当然是一个美食家,他的fans说,如果有厨房圣经的话,一定是蔡澜写的.金庸又说:”蔡澜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倪匡也赞他:”虽魏晋风流,犹有不及.”
蔡澜对吃,实在是有相当独特又精准的一套见解的.我曾经查询过他的海南鸡饭的做法,其工序之复杂,其火候之难把握, 让我这个自认为好吃不怕做麻烦的人也只好望之兴叹:功夫菜真乃功夫菜,需相当的功夫火候来亨制!其实,吃好喝好,乃顶顶复杂的一道学问.
我其实想说,蔡澜是个真正的隐士.古人云:”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真正有能力的人,应该是像蔡澜这样的吧,在最世俗的市井中排除嘈杂的干扰,并且自得其乐.
也许,你们会置疑我对隐士的理解并反驳吧.
是了,昔日的翩翩浊世四大才子,而今,黄霑已逝,他一手推起的香港乐坛的黄金年代,已经大江东去不复返,随他的逝去而划上相应的句号.金庸老矣,连博客也需要助手代劳,只可惜他是人老心不老,不断的修改自己的小说,俨然把自己的作品当作了经典,还不时的客串一下名誉教授的头衔;倪匡隐了,号称是写作已经超过了配额,十年前就远走三藩,但求世事无他,纷扰由他.唯有蔡澜,仍然活跃在美食文化娱乐界,并且乐此不疲,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真正的隐士呢?
听听他自己怎么说,被问,他的文字是否太浅了些,他说:”我尽量往浅了写,如果有一个深的字,我会把它改掉的”. 又被追问,怕不怕别人说他俗,他说,他就是一个俗人,活着,真的就可以了.放眼如今,有誰会这样的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俗?又有谁会尽量把文字往浅里写?恰恰相反,大家追求的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又或,会”为赋新词强说愁”,面对了众生,往往标榜自己的博学清高与众不同.又有誰能像蔡澜那样,真正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只是强调了自己”只想做一个人而已”!
学者陈子善说,蔡澜的文字是大白话,亦是性情中人的妙笔,虽为批量生产的专栏,但非那些花哨的作者所能写得了的.
蔡澜自己又说,他的阅读能力比写作能力高,他心仪的是丰子恺(还有他的老师弘一法师),在这位高人那里,浅白是一种境界来的.
不是真正潇洒的人,是断然不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的.不是真正的淡薄名利,也断然不会面对了世俗的众生却能独自清醒亦庄亦谐.这样的情操和修为,世上,究竟有几人能够呢?
蔡澜说了,人生就是吃吃喝喝.以兴趣为工作的生活,是他一生的追求.其实,简单的吃吃喝喝也包涵了复杂的人生哲理.人人需要吃饭.人人需要喝水,人人努力活着.
只是,人人都能如蔡澜般的智慧明事,参透人生的真谛,尽情的吃吃喝喝,那该有多好!
再一次庆幸,还好,那些所谓的自以为是的清高和叛逆时间,真的已经离我而去了.
Ps:本来找了古筝”渔光曲”来配搭,可是一想,我在这里说着俗人俗事,这么classic的曲子,似乎不太应景,换了黄耀明的solo”四季歌”,很好听的一首老歌.词是很棒的作词人林夕写的,曲是三十年代很有名的郑雨贤作的,陶喆另一首唱红的”望春风”的谱曲也是出自他的手.这首”四季歌”里面有很多的古典音乐元素,像古筝,洋琴,笛子,箫,还有笙.听来令人心有所动若有所思.
Sigh,四季歌了四季歌,一人一四季,一生一四季.多少唏嘘感慨,尽在不言中.还是听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