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涂改、篡改病历资料,能否直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标签:
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律师 |
http://9238.seohost.cn/storage/9238/article/20190618/1560847546336206.jpg
伪造、涂改、篡改病历资料,能否直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的行为性质,比隐匿或者拒绝提供病历资料的行为性质更严重和恶劣,应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执业医师法》第23条规定:“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 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病历资料,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及有关资料”,第37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病历资料及有关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将有可能导致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被破坏,导致无法进行医疗鉴定,最终无法认定医疗过错和因果关系,这种情况如果导致了患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将由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