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看到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爆炸的新闻,我为那名不幸遇难的实验研究人员感到惋惜,同时也想再次老生常谈地说说实验室安全。
首先给国内的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实验室安全故事》。
呵。
那就是本《实验室安全【事故】》。
全本都是这个实验室炸了那个实验室炸了,这个研究生以身试毒那个研究生偶然吞药,我们实验室曾经组织学习过好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还是有些成效的。
我国内实验室是做菌种保藏的,这个你们不用懂,每次我给人解释了半天,最后大家都问我类似的问题:
“那是不是你们实验室出问题了,就要生化危机/异性/行尸走肉/丧尸围城/暮光之城/哈利波特了?”
虽然不知道后面几个怎么个意思不过我一般都回答。
“嗯。”
然后享受地看着对方倒抽一口凉气的表情,或者QQ上惊恐的表情,顺便右键。
我就不明白了,在各种影视剧里面,同样都是美国军方的高级科研单位,每次NASA就拯救世界,CDC就乱捅娄子。我作为一名微生物学家,实力不服。
既然说到实验室安全,我就来讲几个小故事,顺便普及一点点相关实验室安全吧。
事件A:引火烧身少女咬牙坚持无菌操作手套何去何从
过程:师妹A,在超净工作台里做平板涂布的时候,带着乳胶手套,为了避免染菌,她过段时间就会用酒精擦一下手套表面,结果手套上酒精还没干就靠近酒精灯进行操作,一下把手套给点了,她为了实验顺利做完,忍着疼进行剩下的工作,然后才处理自己的伤口。
结果:手部皮肤轻微烫伤(这个名词估计不准确,总之就是涂药涂了几个月……)
那么我们来一个找茬游戏,看我师妹在这过程中都犯了什么错误。
1.
由于我们的操作材料是细菌,如果正确操作的话染菌几率非常低,不需要戴乳胶手套进行操作,乳胶手套还可能因为过热黏着在皮肤上。
2. 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手部表面灭菌,即用医用酒精擦拭是正确的做法,但应该确认酒精完全蒸发再靠近酒精灯进行操作。
3. 超净工作台里操作,根据超净工作台工作原理的不同,酒精灯有时候不是必须器材。
4. 烫伤烧伤是实验室常见伤,像师妹这种情况,应立即放下手中的实验,拿凉水冲洗或浸泡。
其实这些,上化学实验课,生物实验课,各科老师强调过不止一次,还会出现问题,一部分原因也是平时太放松。
事件B:
师弟B和师弟C在紫外线灯管下进行工作超过半小时。
结果:头晕,恶心,曝露在紫外线下的手部皮肤出现过敏。
这个犯的错误就超简单,不能直接把自己曝露在紫外线下啊,因为在紫外线照射下,细胞内会产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会破坏DNA导致细胞死亡,会酱酱酿酿反正不好。
我那两个师弟也是厉害,在强紫外线灯管下面弄了那么久,做完实验跟我说:
“师姐,我头晕,还想吐,你说紫外线是不是也有毒啊。”
……………………问你自己!!!!!!!
当然,上面的例子都非常少见,如果给我时间我能说上一整天。下面就说说我,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做实验的吧。
我提取DNA的时候要用苯酚,还要温柔地震荡,苯酚这种东西强氧化,操作的时候在通风橱里面,而且要戴双层PVC手套,可我们的离心管因为试剂的问题有时候还是会漏一点点出来,就会沾在手套上,我不注意没有更换手套的话,可能会顺着手套沾到手腕上或者哪里。苯酚这种东西接触皮肤是什么感觉呢?一开始你觉得有点热热的,有点刺痛,你觉得是幻觉,去擦那片皮肤,就擦掉了一层皮。
之前很多美白产品就会在里面掺苯酚,直接氧化掉皮肤的表层角质层,看起来白了,其实就是撕掉了一层皮啊同志们!!!长时间使用还会对皮肤更加不好啊!
同时,通风橱再强力也不能完全保护我,苯酚强挥发,我会吸进呼吸道,或者通过眼睛的粘膜,有段时间做得勤了点,嗓子都不舒服。
我现在的实验加样多用针头,一开始非常不熟练的时候戳到自己好几次,戳出血来着,师兄只是说“把这个针头换掉,已经污染了。”
呜呜呜被戳了的我呢!就是个污染源吗!
而且现在的瓶子里面压强非常大,洗瓶子拔瓶塞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嘣到自己,一个师姐差点被瓶塞嘣到眼睛。
我想说什么呢?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我们搞科研也是豁着命上的。我也不说希望大家更加
敬重科学家,但至少都是出力的工作,多一份理解吧。
我们拿青春,知识,健康作为消耗品做研究,是为了科学发展,为了探索未知。
如果有未来的影视剧工作者看到这条微博,我要求CDC享有NASA一样的影视地位!我们也要拯救世界!!!!!!!!!!!!
前一篇:如果马丁收到感恩节特派金针菇
后一篇:虽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