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夕社书法馆】文徵明小楷巅峰之作《落花诗卷·香港本》

(2017-03-06 13:15:58)
标签:

杂谈

​说到文徵明小楷,这份《落花诗卷》无疑是其巅峰之作,绝大部分文徵明小楷字帖都会在卷首第一个刊出这份作品。

弘治甲子(1504年)之春,77岁的沈周思及失子之痛,写下了十首落花诗。当时的文徵明,刚刚34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短命而多才的徐祯卿也仍然在世。当沈周把自己写的十首落花诗拿给文徵明看后,文徵明和徐祯卿分别为沈周唱和了十首,沈周兴起再和十首。这之后,文徵明去南京拜访吕㦂,于是吕㦂先生又和了十首,沈周老爷子来劲了,于是再和十首,这下子,沈周老爷子三十首,文徵明、徐祯卿、吕㦂各十首,一共就有了六十首七律。

事实上,除了这六十首之外,唐寅同学还另外和了三十首,总计共有九十首!由沈周老爷子发端的这组落花诗,最后成为了席卷整个吴门画派的一大盛事,参与其中的各位同学在各自的一生中都曾经多次书写这组落花诗,留下了不少存世真迹。

而文徵明的《落花诗卷》,如今较为著名的两个版本分别收藏在苏州博物馆(此本简称苏博本)和香港艺术馆(此本简称香港本)。书法界对于这两件作品的真伪曾有过大量讨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

以社长本人的理解,单纯从作品质量看,香港本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书意,而且笔画细节中变化丰富,神韵自在,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小楷精品。

抛开真伪不论,单从临习小楷的角度看,香港本无疑是上佳之选。这或许也是各帖均首选收录落花诗卷的真正原因所在。​


http://wx3/large/69b80f9fgy1fdd1fzzgkvj20zk1dx1hr.jpg

http://wx1/large/69b80f9fgy1fdd1fzvjuaj20zk1du7qu.jpg

http://wx2/large/69b80f9fgy1fdd1g0bl0kj20zk1e1qqy.jpg

http://wx2/large/69b80f9fgy1fdd1g018h7j20zk1e31hu.jpg

http://wx3/large/69b80f9fgy1fdd1g01xifj20zk1epnk3.jpg

http://wx4/large/69b80f9fgy1fdd1g0dlxuj20zk1f3kiy.jpg

http://wx4/large/69b80f9fgy1fdd1g1i433j20zk1epkgu.jpg

http://wx3/large/69b80f9fgy1fdd1g1lzbtj20zk1ec4mm.jpg

http://wx1/large/69b80f9fgy1fdd1g1ykghj20zk1e77us.jpg

http://wx4/large/69b80f9fgy1fdd1g1xo4qj20zk1f2u0i.jpg

http://wx3/large/69b80f9fgy1fdd1g275c0j20zk1enaz3.jpg

http://wx1/large/69b80f9fgy1fdd1g25rhoj20zk1ebhaw.jpg

http://wx1/large/69b80f9fgy1fdd1g47tflj20zk1ej1kx.jpg

http://wx1/large/69b80f9fgy1fdd1g2fz6pj20zk1ecb1d.jpg

http://wx4/large/69b80f9fgy1fdd1g2pu95j20zk1erh9p.jpg

http://wx2/large/69b80f9fgy1fdd1g3ryhwj20zk1f97uy.jpg

http://wx2/large/69b80f9fgy1fdd1g4i0vej20zk1eh1kx.jpg

http://wx1/large/69b80f9fgy1fdd1g4kmszj20zk1ev1kx.jpg

http://wx4/large/69b80f9fgy1fdd1g3guiyj20zk1ej1ha.jpg

http://wx2/large/69b80f9fgy1fdd1g4ulzjj20zk1f01ep.jpg

http://wx1/large/69b80f9fgy1fdd1g4vwawj20zk1ex1kx.jpg

http://wx2/large/69b80f9fgy1fdd1g4ssbyj20zk1ji4qp.jpg



​【今夕社精校版释文】

赋得落花诗十首
沈周

富逞秾华满树春,香飘落瓣树还贫;红芳既蜕仙成道,绿叶初阴子养仁。 偶补燕巢泥荐宠,别修蜂蜜水资神;年年为尔添惆怅,独是蛾眉未嫁人。

飘飘荡荡复悠悠,树底追寻到树头;赵武泥涂之(知)辱雨,秦宫脂粉惜随流。 痴情恋酒粘红袖,急意穿帘泊玉钩;欲拾残芳捣为药,伤春难疗个中愁。

是谁揉碎锦云堆,着地难扶气力颓;懊恼夜生听雨枕,浮沉朝入送春杯。 梢旁小剩莺还掠,风背差池鴂又催;瞥眼兴亡供一笑,竟因何落竟何开。

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急搀春去先辞树,懒被风扶强上楼。 鱼沫劬恩残粉在,蛛丝牵爱小红留,色香久在沉迷界,忏悔谁能倩比丘。

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尘;深关羊户无来客,漫藉周亭有醉人。 露涕烟洟伤故物,蜗涎蚁迹吊残春;门墙蹊径俱零落,丞相知时却不嗔。 

十二街头散冶游,满街红紫乱春愁;知时去去留难得,悟色空空念罢休。 朝扫尚嫌奴作践,晚归还有马堪忧;何人早起酬怜惜,孤负新妆倚翠楼。

夕阳无那小桥西,春事阑珊意欲迷;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女奚),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

一园桃李只须臾,白白朱朱徹树无;亭怪草玄加旧白,窗嫌点易乱新朱。 无方漂泊关游子,如此衰残类老夫;来岁重开还自好,小篇聊复记荣枯。 

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人散酒阑春亦去,红销绿长物无私。 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日鬓如丝。

供送春愁上客眉,乱纷纷地佇多时;儗招绿妾难成些,戏比红儿杀要诗。 临水东风撩短鬓,惹空晴日共游丝;还随蛱蝶追寻去,墙角公然隐半枝。 


和答石田落花十首 
文壁

扑面飞簾漫有情,细香歌扇鄣盈盈;红吹乾雪风千点,彩散朝云雨满城。 春水渡江桃叶暗,茶烟围榻鬓丝轻;从前莫恨飘零事,青子梢头取次成。

零落佳人意暗伤,为谁憔悴减容光;将飞更舞迎风面,已褪犹嫣洗雨妆。 芳草一年空路陌,绿荫明日自池塘;名园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屐齿香。

蜂撩褪粉偶沾衣,春减都消一片飞;蒂挠园风无那弱,影摇庭日已全稀。 樽前漫有盈盈泪,陌上空歌缓缓归;未便小斋浑寂寞,绿荫幽草胜芳菲。

怅人无奈晓风何,逐水纷纷不恋柯;春雨卷帘红粉瘦,夜凉踏影月明多。 章台旧事愁边路,金缕新声梦里歌;过眼莫言皆物幻,别收功实在蜂窠。

战红酣紫一春忙,回首春归属渺茫;竟为雨残缘太冶,未随风尽有余香。 美人睡起空攀树,蛱蝶飞来却过墙;脉脉芳情天万里,夕阳应断水边肠。

桃蹊李径绿成丛,春事飘零付落红;不恨佳人难再得,缘如色相本来空。 舞筵意态飞飞燕,禅榻情怀袅袅风;蝶使蜂媒都懒慢,一番无味夕阳中。

开喜秾纤落更幽,树头何用胜溪头;有时细数坐来久,尽日贪看忘却愁。 惹草萦沙风冉冉,伤心怅别水悠悠,不堪旧病仍中酒,疏雨浓烟锁画楼。

风袅残枝已不任,那堪万点更愁人;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急取辦须东阑醉,倒地犹堪藉绮茵。

飞如有恋堕无声,曲砌斜台看得盈;细草栖秀朱点染,晴丝撩片玉轻明。 江风漂泊明妃泪,绿叶差池杜牧情;赖是主人能爱惜,不曾缘客扫柴荆。

情知芳事去还来,眼底飘飘自可哀;春涨平添弃脂水,晓寒思筑避风台。 沾衣成阵看非雨,点径能匀襯有苔;秾绿已无藏艳处,笑它蜂蝶尚徘徊。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之什 
徐祯卿

不须惆怅绿枝稠,毕竟繁华有断头;夜雨一庭争怨惜,夕阳半树少淹留。 佳人踏处亏鞋薄,燕子衔来别院幽;满目春光今已老,可能更管镜中愁。

狼籍亭台一夜风,可怜芳树色销秾;舞翻江浪春三级,飞入宫墙恨万重。 黄雀啄残红粉薄,杜鹃惊怨绿荫浓;不知开落浑常事,错使愁人减玉容。

门掩残红树树稀,客车莅访雨中泥;蜂扳故蕊将鬓护,鸟过空枝破血啼。 半月簾栊风不定,一川烟景日平西;先生卧病浑难管,收拾余英醉里题。

歌酒阑干事已非,玉人惆怅捲罗帷;可堪荏苒争先谢,更不踌躇各自飞。 尽扫庭枝风敛怨,偶黏屋纲雨冲围;今朝蝶似长安客,羞见残春寂寞归。

莫怪伤春意绪浓,百年光景一番空;梁王醉斝今朝覆,楚客离魂何处逢。 瓶雪炙销帘外日,鬓红吹坠烛边风;矦家茵席千重软,怜取微姿厕幕中。

飘荡东西不自持,多情牵惹有飞丝;恩私漫忆曾扳手,精魄难抛未冷枝。 每戒儿童绕树戏,空烦道路隔墙窥;经春为尔添惆怅,开费青樽落费诗。

微绿临窗障读书,树头密叶结阴初;湘江有客伤迟暮,金谷无人惜耒锄。 何处光阴三月闰,今朝消息几分疏;情知世事浑如此,闲把萧萧短发梳。

流莺飞絮两争忙,齐送春归出苑墙;禁路晴车尘散绮,小桥溪店水流香。 轻狂合著风情句,怅怏渐非铁石肠;整取明朝诗箧在,晚阴凉阁赋池塘。

秾华奄忽又飞尘,门户青苔白日贫;烟柳前村仍好景,禅房曲径有余春。 筇边拂袖听啼鴂,树下离亭远送人;时节匆匆惊眼过,岂能长得鬓毛新。

开时才见叶尖芽,转眼成荫又落花;平地水粼添腻涨,满庭月色浸残霞。 不怜玉质泥涂忍,好厄红颜造化差,堪笑唐皇太痴绝,却教御史管铅华。


再和徵明昌榖落花之作
沈周

百五光阴瞬息中,夜来无树不惊风。踏歌女子思杨白,进酒才人赋雨红。 金水送香波共渺,玉阶看影月俱空。当时深院还重锁,今出墙头西复东。 

阵阵纷飞看不真,霎时芳树减精神。黄金莫铸长生蒂,红泪空啼短命春。 草上苟存流寓迹,陌头终化冶游尘。大家准备明年酒,惭愧重看是老人。 

扰扰纷纷纵复横,那堪薄薄更轻轻;沾泥蓼花无狂相,留物坡翁有过名; 送雨送春长寿寺,飞来飞去洛阳城;莫将风雨埋冤杀,造化从来要忌盈。 

似雨纷然落处晴,飘红泊紫莫聊生。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疾行。 去是何因趁忙蝶,问难为说假啼莺。闷思遣拨容酣枕,短梦茫茫又不明。 

春归莫怪懒开门,及至开门绿满园;渔楫再寻非旧路,酒家难问是空村。 悲歌夜帐虞兮泪,醉舞烟江白也魂;委地于今却惆怅,早无人立厌风幡。 

芳菲别我是匆匆,已信难留留亦空。万物死生宁离土,一场恩怨本同风。 株连晓树成愁绿,波及烟江有幸红。漠漠香魂无点断,数声啼鸟夕阳中。 

筇枝侵晓啄芳痕,借尔阶庭亦暂存。路不分明愁唤梦,酒无聊赖怕临轩。 随风肯去从新嫁,弃树难留绝故恩。惆怅断香余粉在,何人剪纸一招魂。 

卖叟篮空雨满城,鏖芳战胜寂无声;挽留不住春无力,送去还来风有情。 莫论漫山便麤俗,仍怜点地亦轻盈;乱纷纷处无凭据,一局残棋不算赢。 

十分颜色尽堪夸,只奈风情不恋家。惯把无常玩成败,别因容易惜繁华。 两姬先殒伤吴队,千艳丛埋怨汉斜。消遣一枝闲拄杖,小池新锦看跳蛙。 

香车宝马少追陪,红白纷纷又一回。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 只从个里观生灭,再转年头证去来。老子与渠忘未得,残红收入掌中杯。 


和石田先生落花十诗 
吕㦂

醉拍金樽饯众芳,东风无力更斜阳,溪鱼跳浪惊多食,山鸟收声似暗伤。 皱却面皮同我老,笑它行色为谁忙;停针关意闺中妇,独负年华过一场。 

儿戏人间万事同,春来春去几番风;无端相对生愁处,不若全飘向醉中。 幻景忽惊随土化,余姿暂借与溪红;浮云富贵皆如此,翟相门头客子空。 

黄四娘家迹已陈,今朝岂有昨朝春;不劳苦要人吹笛,自觉愁多酒入唇。 粉蝶来寻无可奈,紫骝嘶过亦何因;芳魂定结仙姝在,凭仗高楼语句新。 

不识春残更出城,故枝别去总无情;雨前尚或逢游女,街上而今绝卖声。 一朵依稀疑硕果,半江狼籍葬倾城;凭谁常驻东风面,唤起黄荃为写生。 

夜听无声晓已残,当时初赏种忧端;舞轻飞燕身随陨,魂散嵬坡血未干。 世事快情那可久,天公薄相个中看;教人酩酊怀长吉,乐曲宜将此曲弹。 

倚仗风前莫叹嗟,为贪结子损容华;随乌去去于谁屋,愧燕飞飞护旧家。 后土祠边浑不见,平章宅里寂无哗;向来游赏先凭酒,不道浇愁更用赊。 

纷纷旧径复新蹊,成阵飘红只人迷;和露掬香犹扑鼻,与酥煎喫免汙泥。 关情飞絮殷勤送,愁煞黄鹂一个啼,绝似西施逢范蠡,新恩不恋越来溪。 

村北村南只树林,细推物理一微吟;虽与落木分前后,总是流年送古今。 薜荔满墙蒙点缀,蜻蜓近水学浮沉;隙驹夸父那追得,始信春宵可换金。

雨打风吹两折磨,隔墙一树也无多;过时先泣东家女,感事真逢春梦婆。 山鸟山蜂浑懒却,湖烟湖水欲如何,悠悠柳岸移舟晚,只有渔郎发棹歌。

大观除是达人知,势撚更张固自宜;顿觉树无骄侈相,正如国有老成时。 来禽乞果先临帖,梅子酸牙已咏诗;照料一枝筇竹杖,芳樽不误隔年期。 


三答太常吕公见和落花之作
沈周

分香人散只空台,红粉三千首不回。恶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 节推系树马惊去,工部移舟燕蹴来。烂熳愁踪何地著,谢承惟有一庭苔。

玉蕊霞苞六跗全,一时分散觉凄然;风前败兴休当立,窗下关愁且背眠。 放怨出宫谁恋主,报香投井死同缘;无人相唤江南北,吹满西兴旧渡船。

马追红雨倦游回,春事阑珊意已灰。生怕渐多频扫地,酷怜将尽数衔杯。 莽无留恋墙头过,私有徘徊扇底来。老去挂牵宜绝物,白头自笑此心孩。

落柄开权既属春,少容迟缓亦谁嗔。酷憎好事败涂地,苦被闲愁殢杀人。 细数只堪滋眼缬,仰吹时欲堕头巾。不应扪蝨穷檐者,荐坐公然有锦茵。

打失郊原富与荣,群芳力莫与时争。将春托命春何在,恃色倾城色早倾。 物不可长知堕幻,势因无赖到轻生。闲窗戏把丹青笔,描写人间懊恼情。

千林红褪已如挚,一片初飞渐渐添;梨雪沍階人病酒,絮风撩面妾窥簾。 并伤鸟起余芳尽,汛爱纷争晚浪恬;可柰去年生灭相,今年公案又重拈。

昨日才闻叫子规,又看青子绿荫时;秋娘劝早今方信,杜牧来寻已较迟。 脱当不归魂冉冉,溅枝空有泪垂垂;淹留墙角嫣黄甚,暴殄芳菲罪阿谁。

芳树清樽兴已阑,抛阶滚地又成团。带烟窗扇棂斜透,夹雨檐沟瓦半漫。 老衲目皮闲作观,小娃裙衩戏承欢。无端打破繁华梦,拥被伤春卧不安。

为尔徘徊何处边,赤阑干外碧檐前。乱飞万点红无度,闲过一莺黄可怜。 观里又来刘禹锡,江南重见李龟年。送春把酒追无及,留取银灯补后缘。

盛时忽忽到衰时,一一芳枝变丑枝。感旧最关前度客,怆亡休唱后庭词。 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莫怪留连三十咏,老夫伤处少人知。 


弘治甲子之春,石田先生赋落花之诗十篇,首以示壁,壁与友人徐昌榖属而和之。先生喜,从而反和之。是岁,壁计随南京谒太常卿吕公,又属而和之。先生益喜,又从而反和之。其篇皆十,而先生之篇累三十,皆不更宿而成,成益易而语益工,其为篇益富而不穷益奇。窃思昔人以是诗称者,惟二宋兄弟,然皆一篇而止,固亦未有如先生今日之盛者。或谓,古人于诗,半联数语足以传世,而先生为是不已,烦乎?抑有所托而取以自况也。是皆有心为之,而先生不然,兴之所至,触物而成,盖莫知其所以始,而亦莫得究其所以终,而传不传又何庸心哉!惟其无所庸心,是以不觉其言之出而工也。至于区区陋劣之语,既属附丽,其传与否,实是先生,壁固知非先生之拟,然亦安得以陋劣自外也。

是岁十月之吉,衡山文壁徵明甫记。​


​​​【往期资源】

※ 如需查阅上述资源的无水印版本,可点击前往今夕社书法馆网站查阅,或在各大App市场搜索“今夕社书法馆”安装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