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拳有许多门派皆有八步连这一套路,本文局限於鸣鹤拳系之八步连之比较部份,由於末学不曾接触鹤拳,纯以个人兴趣加以讨论,本文大部份应该或可能都是不正确的,合先叙明。
鹤拳有八步连这个套路,有些称八步莲,有些则称為迫步连,据考证某些空手道是源自福州鹤拳中的鸣鹤拳,是传自福建谢宗祥。八步连是鸣鹤拳第一套路,裡面含有三战四门,末学私下认為,某些空手道流派有百步连这个型,或者与这个源由有关。
台湾鸣鹤拳的传人最著名為郑显气老师,郑老师的鸣鹤拳是学自太极拳大师黄性贤前辈,这二人很特别的是,都是郑子太极拳的传人,有人认為这二位老师的武学造诣,应该与其鸣鹤拳的底子有关系。大陆鸣鹤拳比较著名的传人是阮东老师,大陆出版的鹤拳一书的鸣鹤拳部份即是由阮东老师示范,阮东老师亦有出版八步连的教学影片,他亦曾接受黄性贤前辈指导。比较郑老师与阮东老师的八步连动作,大致相同,但风韵却大异其趣,郑老师系八步连其动作较柔和,稳重,而且与太极拳的风韵很接近;而阮东老师所演示的八步连,则非常灵活,常有抖动及快速的动作,感觉比较郑老师系要刚猛些。
据傅文丕老师的文章,黄性贤前辈另一师承為儒鹤拳,儒鹤拳第一个套路也是八步连,其与动作及招式组合与鸣鹤拳的八步连有很大的关连,大致上也是依循鸣
鹤拳八步连的三战四门的顺序来演示,但招式较少而直接。其请拳与鸣鹤拳相似。傅文丕老师的文章中提到,儒鹤拳计有五个套路:八步连、中宽、四门、下宽、南极仙翁。其中八步连又名上宽、為拳母、南极仙翁又名南极。
一些大陆资料福州呜鹤(传统)主要套路名称為1.
八步莲、2. 二十八宿3. 中框4. 游战5. 七锦。又说八步莲為上框(或称三战)加上四门。上框与上宽同音,与三
战也十分接近。若以阮东老师示范之八步连,的确是三战加上四门。
一、日本空手道传自福建鸣鹤拳谢宗祥之八步连
据渡嘉敷唯贤在月刊空手道 2003/9 一文中表示,东恩纳宽量到福州长乐县时谢如如
(谢宗祥)约25岁,故叫谢如如做 「如如哥」。谢宗祥所居住的福州长乐县盛行罗汉拳,故谢宗祥的一百零八手是学自罗汉拳。文中提及 "
八步连 "
除起式外,共有八段(式)分列如下:
1. 双托掌
2.蟒蛇三出洞
3.左劈斗
4.右劈斗
5.软八仙掌
6.左插基
7.右插基
8.开翼
这位鸣鹤拳宗师谢宗祥正是太极拳大师黄性贤的鸣鹤拳师公。其曾徒孙的资料
福州谢如如鸣鹤的 "八步连(禪)"谱如下:
「八步禪」的动作為:
1.三战、
2.披抖、
3.软八、
4.千斤鉤、
5.薑母手、
6.横拦、
7.剪手、
8.直切、
收式
贰、儒鹤拳八步连---引用傅文丕老师的文章
一、预备式
二、起式
三、双托掌
四、蟒蛇三出洞(三回操)---相当於三战
五、左劈斗
六、右劈斗
七、八仙掌
八、左插基
九、右插基
十、开翼---三操
十一、收式鹤合养气
以谢宗祥系的八步连与儒鹤拳八步连相比较可以大约归纳出几点。
1.首先是三者的拳谱十分接近,似乎是同出一源,末学曾用台中二高之八步连及飞鹤的八步连与这
三者比对,除了名称都叫八步连之外,彼此间差异甚大,但儒鹤之八步连却与鸣
鹤拳之八步连很接近。特别是与渡嘉敷唯贤文章中的八步连拳谱几乎一样。
2.谢如如四传的八步连谱,初看似乎有些不同,其实只是名称上的差异而已,第1 式的三战就是蟒蛇三出洞;第 2
式的披抖就是劈斗;而软八,就是软八仙掌,就是儒鹤拳中的八仙掌。 软八其实就是宗鹤的定步摔手法 ,它是鸣鹤的弹抖基本功。
取名软八是这样的,软是说手臂要软,就像拳谱中所说的,要软如鞭绳,甩
出去后呢还是要甩出鸣鹤中的八字形手,所以叫软八。
3.至於后面的 5. 薑母手、6. 横拦、7. 剪手、8. 直切等等都是后面左右插基及开
翼的别名。傅文丕老师的文章中提到薑母手、与鸡毛手都是儒鹤拳的基本手法,
鸡毛手以阴掌操弄,薑母手以阳拳操弄,这二个手法在儒鹤拳八步连中是重要基本手法。
4.末学私下认為儒鹤拳与鸣鹤拳似乎存在有很亲密的关系,应该是来源于鸣鹤拳。
5.福州鹤拳的鸣鹤拳居然成為日本空手道东恩纳宽量所传下来的刚柔流、系东流的
源流之祖。传给东恩纳宽量拳术的鸣鹤拳宗师谢宗祥,居然也是大极拳大师黄性贤的师公,黄性贤大师把鸣鹤拳传给台湾的郑显气老师,又到马来西亚授拳。比
对日本空手道的八步连、黄大师、大陆阮东老师及台湾郑老师所传下来的八步连 动作,加上傅文丕老师的在鹤法 2006
上的儒鹤八步连。可说是一套八步连各自在不同地方大放异彩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