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白喉(Diphtheria)在我国已经是一种几乎被消灭的疾病,平时我根本不会care这种疾病。
2004年起我国的传染病月报数据开始网络公示,截止2016年一共才收到15例白喉报告,多个年份根本没有病例报告。
完全可以说我国已经消除了白喉,这当然与我国长期坚持给儿童接种白喉疫苗有因果关系,当然整体社会卫生环境的改善也很重要。
我这里说的白喉疫苗,包括了含白喉成分的各种疫苗:白百破疫苗,白破疫苗,四联疫苗,五联疫苗,甚至还有HIB疫苗和流脑疫苗。后两种疫苗为何包含了白喉成分,稍后分解。
https://pic.wenwo.com/fimg/1177187542.jpg
但是,这种疾病显然处于潜伏状态,一有机会就露出其狰狞的面目。今天,一名网友咨询我,说他要去印尼参加一个音乐会,但印尼竟然爆发了白喉,让我大吃一惊。
https://pic.wenwo.com/fimg/1247587313.jpg
目前,印尼的这些白喉患者具体的年龄和疫苗接种史还不太清楚,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信号。
为什么呢?因为白喉疫苗是一种很成熟的疫苗,应用历史已经将近百年。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将白喉疫苗纳入免费疫苗接种计划,常规给孩子接种,这个历史也将近有40年了(我国的白喉疫苗使用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如果印尼也是这样给孩子常规接种白喉疫苗的接种,那么印尼至少有一半人是接种过疫苗的,但现在仍然出现了白喉爆发。我国情况与其类似,当然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疫情,所以这个原因就值得我们去研究。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感染所致,不过很多人感染后只引起一过性的咽部带菌而不发病,所以也不必谈白喉色变。有些严重患者会在喉部形成一层白色的硬质膜状结构(称为假膜),这种膜本身以及其脱落可能阻塞气管导致窒息,不过这种情况不常见。所以,白喉虽然以这层白膜而得名,但绝不是每个患者都有白膜。
https://pic.wenwo.com/fimg/1297187543.jpg
我要说重点了:白喉杆菌感染本身不是大问题,但它会分泌一种强大的毒素,引起心肌、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等器官的毒性损伤,白喉的严重病情和10%左右的致死率就是这种毒素引起的。
目前的白喉疫苗就是针对这种白喉毒素,而不是针对白喉杆菌本身。只要疫苗产生的抗体能中和毒素,细菌本身靠抗生素或人体免疫力搞定即可。针对病毒的疫苗,一般都是抗体直接搞定病毒。
明确了目标,生产疫苗就简单了。科学家们发现,把白喉毒素用甲醛处理后可以使其失去毒性(称为类毒素)。这种类毒素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可以刺激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所以,白喉疫苗就是白喉类毒素。
以前,我国的疫苗命名还不太规范,曾经就把白喉疫苗称为白喉类毒素,这会让公众误会其不是疫苗(如下图2001年上海生物所生产的白破疫苗,后缀名是“类毒素”)。
后来,我国的疫苗命名终于相对规范起来,我收集到2004年上海生物所生产的白破疫苗就已经将后缀名改名为“疫苗”了。
https://pic.wenwo.com/fimg/1336187314.jpg
网友咨询我:作为85后应该接种过白喉疫苗,现在去印尼疫区,是否还需要加强接种?
由于我国白喉发病率极低,已经不太被重视,所以我平时也不关注白喉的预防效果能维持多久。于是,我去查了《疫苗学》和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白喉疫苗立场文件,大体的印象是:
白喉疫苗的效果和破伤风差不多,一般认为可以维持10年。世卫建议生活在地方性低流行区或非流行区的人可能需要按每 10 年的间隔进行加强免疫,以便保持终身免疫保护。
https://pic.wenwo.com/fimg/1400687544.jpg
就这位网友而言,如果按他当年的接种程序,估计最后1剂白破疫苗在6岁左右接种,现在也已经早过了保护期,要去疫区就应该接种白喉疫苗。
我国目前没有单独的白喉疫苗,只有以联合疫苗形式出现的白百破疫苗、白破疫苗、四联疫苗和五联疫苗。这些疫苗通常会对于白喉成分区分成人/儿童剂型(白百破疫苗和白破疫苗有这种区分,四联和五联疫苗目前都是儿童剂型),百日咳和破伤风等其他成分的剂量基本是儿童/成人通用。成人剂型白喉的含量是2个单位,儿童剂型是30个单位,后者是前者的15倍。
白喉的剂量居然是儿童高,成人反而低,有点不可思议,但有免疫机制可以解释。对于已经有过白喉疫苗接种史的人来说,如果接种高剂量白喉疫苗,会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也就是不良反应偏大;但如果给予小剂量刺激,也能借助免疫记忆反应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小剂量刚好给之前有接种史的成人。
中文没法简洁表示出这种剂量差异,必须注释出成人及青少年剂型(儿童剂型一般为默认值,不做标注,这个我其实不太同意)。英文字母因为有大小写,就用大写的D代表儿童剂型,小写的d代表成人剂型。
经常可以看到DT/dT,Tdap/TDap这样的疫苗英文缩写,其实就是儿童剂型白破疫苗/成人剂型白破疫苗,成人剂型白百破无细胞疫苗/儿童剂型白百破无细胞疫苗。这一时刻,我感受到了中文的劣势。
我要总结陈词说重点了:然而,由于我国白喉疫情罕见,目前没有成人剂型的白百破疫苗(dPT)或白破疫苗(dT)供应(以前有过)。
所以,这位网友肯定没法接种到白破疫苗,我建议他如果坚持去印尼参加音乐节,现场戴好口罩。
最后,我给中国疾控中心提个建议:这次印尼白喉爆发后,我国应该开展成人白喉抗体水平的监测;同时,停产的dT也应该尽快督促厂家恢复供应。
再说2个花絮。
花絮1:某些HIB疫苗和流脑疫苗也是白喉疫苗
之前提到HIB疫苗和流脑疫苗也含有白喉疫苗,确实是这样的,但不是所有品牌都如此。
多数品牌的HIB疫苗工艺里使用破伤风类毒素作为结合蛋白,默沙东使用流脑B型蛋白作为结合蛋白,但是诺华公司的HIB疫苗,使用的是变异的白喉毒素(CRM)作为结合蛋白(下图)。《疫苗学》中提到,这种CRM可以产生很好的白喉抗体,但是这只针对之前接种过白喉疫苗的个体,如果从未接种过白喉疫苗,则CRM产生的白喉抗体很弱。从这个意义上讲,诺华的HIB疫苗可以供白喉的加强免疫用。
https://pic.wenwo.com/fimg/1463587315.jpg
巴斯德公司的流脑4价结合疫苗(Menactra)则使用白喉类毒素作为结合蛋白(辉瑞公司的Nimenrix使用的是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学》中提到,Menactra中白喉成分含量是成人剂型白喉疫苗含量的6倍。接种Menactra后对白喉的免疫力甚至优于接种单独的成人剂型白破疫苗。这么看,Menactra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多联疫苗,但其实质就是多联疫苗(既能预防流脑,又能预防白喉),怎么描述它呢?就将其称为混搭疫苗吧。
https://pic.wenwo.com/fimg/1555787545.jpg
花絮2:被连累的破伤风疫苗
国内有少量单独的破伤风疫苗,是给部队用的(打仗受伤容易破伤风),不针对民用。我收集疫苗实物样品15年来,居然都没见过单独的破伤风疫苗。
目前,民用领域的破伤风疫苗只有与白喉捆绑的白百破疫苗或白破疫苗。虽然破伤风疫苗没有儿童剂型和成人剂型之分,但白喉有啊。所以,如果遇到外伤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成人的话就对不起了,没有成人剂型的白破疫苗(dT)。只能使用昂贵的人源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免疫球蛋白)或者虽然便宜但可能过敏的马源被动免疫制剂(抗血清)。
(完)
延伸阅读(推荐在疫苗与科学公众号查看)
独自接种流感疫苗,不如众人一起接种
接种到不合格的白百破疫苗咋办?
自费的流脑疫苗,想说爱你却并不容易
漏种疫苗不能入园入学?别闹了,那是外国,不是中国
免责声明:本人的疫苗科普,用于引导公众建立对疫苗的科学认识,避免公众被错误和谣言误导。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个人介绍:疫苗与科学,陶黎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本科,微博2016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医疗公共卫生管理硕士,果壳网医药达人。本文首发我的疫苗与科学公众号,周一在医来er趣公众号为粉丝免费答疑(法定节假日除外),已收到众多粉丝的好评,欢迎加入我的粉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