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导读:如急需咨询疫苗问题,请在爱问医生或微博问答向我提问,如需我的免费回答,可以加入我的粉丝群,在医来er趣公众号申请入群,与我和众多宝妈一起交流疫苗接种事宜,每周一(法定节假日除外)我也会为粉丝群免费答疑。
https://pic.wenwo.com/fimg/8187622906.jpg
做人要有担当
有网友花了99元向我提问了一个没有现成答案,但必须给出明确建议的问题。大意如下:
流感疫苗的接种程序是:<36月龄者(3岁)第一次接种的话,需要间隔1个月接种2剂,使用0.25ml的剂量;≥36月龄者,无论接种1剂还是2剂,使用0.5ml的剂量。按这个程序,一个35月龄的孩子应该接种2剂,间隔1个月,使用0.25ml的剂量。但是接种第2剂时孩子已经36月龄,按程序又该接种0.5ml的剂量。
https://pic.wenwo.com/fimg/8255322905.jpg
流感疫苗接种程序
问题来了:那么第2剂流感疫苗到底是接种0.25ml还是0.5ml呢?
我相信全球所有预防接种专业人员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
先允许我介绍一下我曾经负责的工作。
我负责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多年,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一旦要信息化,就必须把业务梳理的钉是钉铆是铆,但是我们有很多业务来源于历史沿袭,其严谨性往往经不起推敲,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或是逻辑矛盾,平时几乎是靠人脑超强的混沌处理能力应对过去的(其实是选择性无视)。
在给信息系统设计各种疫苗的接种程序自动预约时,我遇到了很多接种年龄划分上模棱两可的地方,找不到权威的解释。但是,系统必须开发出来,所以我就凭自己的经验对这些模糊之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我认为,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担当。虽然我可以通过向上级机构请示来推卸这个责任,但我知道上级机构其实还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等待他们给答复,只会贻误战机。作为上海市疫苗接种的管理者,我必须在那个时刻做出决定,这是我的责任所在。
最后,上海市的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非常顺利,接种医生们用起来也特别顺手。他们不需要面对这种模棱两可的问题,因为所有的这些问题,都由我帮他们做出了安排,即便有错,也是我的错,他们没错,我也用于承担这种责任(实际上还没有发生过要追责的情况)。
现在,回到这个在流感疫苗年龄分界线上如何接种的问题。
我认为,如果35月龄接种了1剂0.25ml的流感疫苗,在36月龄这个点上接种0.25ml或0.5ml都可以,科学上不存在任何障碍,只是在管理上必须给个明确的说法。
这就又到了需要担当的时刻,是不是?
那我就再担当一次,说不定我是世界上第一个对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答复的人。
我的回答是:建议接种0.25ml。
如果要说硬道理,是没有的,除非有人去研究36月龄第2剂流感疫苗接种0.25ml和0.5ml有什么区别(如果真有这样的研究,我有很大把握说结果不会有实质性区别)。但是,在信息化设计时我积累了大量疫苗接种程序调整的经验,我就是将这种经验的逻辑,应用在了这个问题的解答思路上。
我相信,接种医生一定会欢迎我这个明确无误的回答。如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任何纠纷,欢迎接种医生来找我,我会向家长解释为何这样安排。
(完)
延伸阅读:在疫苗与科学公众号查看。
流感疫苗高阶问题2017-2018版(请收藏)
医生,请给我全家接种流感疫苗吧
香港的流感疫情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免责声明:本人的疫苗科普,用于引导公众建立对疫苗的科学认识,避免公众被错误和谣言误导。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个人介绍:陶黎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本科,微博2016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医疗公共卫生管理硕士,果壳网医药达人。每周一在医来er趣公众号为粉丝免费答疑(法定节假日除外),已收到众多粉丝的好评,欢迎加入我的粉丝群!
https://api.wenwo.com/qrcode/showqrcode/508a65170cf226c4d1e3a2b6 |
|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