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肝疫苗,谁需要接种?

(2016-05-04 11:37:43)
标签:

杂谈

中国曾是乙肝大国。通过为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中国0~14岁内儿童的乙肝携带率已经降低到1%以内,再经过20~30年,中国就可以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由于乙肝危害严重,公众对接种乙肝疫苗的积极性,比接种其他任何疫苗都要高。不仅公众如此积极,很多医务人员也推荐检测乙肝抗体,如果抗体阴性,则建议再次接种乙肝疫苗。这种反复接种乙肝疫苗的做法,其实并不科学。

虽然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但考虑到乙肝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感染特点(成人自愈率超过90%),成人通常无需接种乙肝疫苗;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也无需再接种。到底怎样的人群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我来帮你分析。

【注释】

初次或者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均为接种3剂,当前接种1剂、满1个月接种第2剂、满6个月接种第3剂。本文中所说的抗体,指乙肝表面抗体(HBsAb)。儿童乙肝疫苗一般为10ug/剂,成人为20ug/剂。


①新生儿

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乙肝携带者母亲传给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已经成为共识。

【妈妈健康的新生儿】

分别于出生24小时内,1月龄和6月龄各接种1剂10ug乙肝疫苗。

【乙肝携带者妈妈的新生儿】

分别于出生12小时内,1月龄和6月龄各接种1剂10ug乙肝疫苗。第1剂疫苗接种的同时,还建议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

接种过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孩子,可以接受乙肝携带者妈妈的哺乳。

没有证据表明对作为乙肝携带者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而且这还增加了病人的经费负担。


②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可分为三个风险等级,A级高度风险、B级中度风险、C级较低风险:

A级: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男同性恋者、有多个性伴侣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B级:医务人员、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

C级: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


A级人群,强烈建议接种乙肝疫苗;B级人群,建议接种乙肝疫苗;C级人群,可以不考虑接种乙肝疫苗。

在接种前,强烈建议高危人群先检测乙肝两对半,了解自己的乙肝感染指标。

乙肝两对半一共有5个指标,可有2种结果:全部指标阴性;有指标阳性。只有前者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后者不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后者其实有两种可能:一是感染过乙肝病毒,已经恢复并产生了抗体(无必要接种);二是乙肝携带者(接种无用)。

检测乙肝两对半并非接种乙肝疫苗所必须,只是为了避免发生误会和浪费。比如:接种后仍然得乙肝,就可能认为接种无效,甚至认为是接种乙肝疫苗导致自己得乙肝(其实本来已是乙肝携带者)。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是有指标阳性,接种乙肝疫苗也不会有安全性问题,只是浪费而已。

高危人群接种第3剂后1个月,检测两对半指标,如果抗体转阳(≥10个单位),则证明已产生乙肝免疫力,则今后不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即使未来发现抗体转阴);如果抗体未转阳,则可以再接种3剂后再查两对半指标。再接种3剂后如果抗体转阳则此后无需接种,仍为阴性则放弃再接种,平时应注意避免高危行为。


③意外暴露人群

意外暴露是指有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到乙肝携带者的血液或体液,存在感染乙肝的风险。

已知抗体阳性者,无需处理。

已知抗体阴性或抗体水平未知,则建议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20ug乙肝疫苗,再于1月后和6月后各接种1剂20ug乙肝疫苗。


④普通人群

普通人群成为乙肝携带者的可能性很低。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无需建议普通人群接种乙肝疫苗。从个人角度,如果自己认为需要接种,则可以去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普通人群转化为高危人群,则按高危人群接种策略执行。


⑤接种过乙肝疫苗者

如果接种后没有检测过抗体,不知道抗体是否阳性的,不建议再接种。

有过抗体阳性的记录,则今后不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包括以前阳性后来转阴的)。

没有抗体阳性的记录,只在有明确乙肝感染风险的情况下可视需要再接种;如果无乙肝感染风险,也不需要再接种。


参考资料: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