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条短信引发的质问

(2014-08-10 10:58:16)
标签:

麻疹强化免疫

有新浪微博网友私信给我看一个手机短信截屏,她问我:收到这样的短信是怎么回事?

一条短信引发的质问

第1条短信通知孩子8月11日去接种麻风二联疫苗(麻疹和风疹的联合疫苗),第2条短信通知孩子9月份还要按上级通知再去强化应急接种麻疹疫苗。

 

【第1条短信的问题】

我和该网友私信交流过几次,知道其宝宝到8月11日已满10月龄。我国规定,麻风疫苗第1剂应该是满8月龄接种。8月龄尽早接种麻风疫苗对于预防麻疹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措施。因为妈妈传给宝宝的麻疹抗体,到8月龄时已经消耗殆尽,宝宝对麻疹几乎没有免疫力。上海的麻疹疫情分析显示:很多8月龄~11月龄的婴儿感染麻疹,就是因为他们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而推迟了疫苗接种。虽然也有这个月龄段接种疫苗后仍患病的婴儿,但这种情况很罕见。这个月龄段未种疫苗的婴儿,患麻疹的风险是已种疫苗婴儿的3000倍。

接种单位发短信提醒宝宝10月龄去接种麻风疫苗,比国家规定的接种月龄晚了2个月。宝宝会有2个月的时间暴露于麻疹风险,同时这种推迟接种的做法对于我国消除麻疹的目标来说也极为不利。

 

【第2条短信的问题】

如果该网友的宝宝8月11日接种了麻风疫苗,那么9月份再接种麻疹疫苗完全没有理由。我国规定:第2剂麻疹疫苗,是18月龄的麻腮风疫苗(含有麻疹疫苗),在18月龄之前并没有接种第2剂麻疹疫苗的安排。

该短信中使用的一个术语是“强化应急接种”,可是“强化接种”和“应急接种”不是一个的概念。强化接种又称强化免疫,是一种由高层决策部门发起的全人群接种策略。麻疹疫苗强化接种的对象,一般覆盖当地所有8月龄~4岁儿童,关键点在于:接种时不问既往接种过多少次麻疹类疫苗,只要符合年龄段都要接种。应急接种则是按照疾病监测和处置方案要求,针对具体的麻疹疫点发起的针对性接种策略。通常是在发现疑似麻疹病例的周围,寻找与病例密切接触的易感人群进行应急接种。这个易感人群的年龄范围一般是6月龄~35岁(也可以扩展到病例相应的年龄段),如果有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史,就不算易感人群,没必要应急接种。

可以看出,应急接种是一种科学的传染病控制策略,普通人也能理解其医学原理和逻辑。相比之下,强化接种则在医学原理和逻辑上,缺乏说服力。科学上认为麻疹疫苗只要接种满2剂就有足够的保护力,强化接种只看年龄不看既往麻疹疫苗接种次数,造成孩子接种的疫苗次数远远超过2次。由于我国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已经10年,根据我国含麻疹成分疫苗的上市数量和出生人口数估计,我国儿童平均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高达5次。

该短信中,还有一个说法是“接到上级通知需要……”。我对这个说法的理解是:①不是我们想强化接种,而是上级想……;②如果孩子接种了没必要接种的疫苗出了问题,那是上级让我们干的……。

 

看了上述分析,这位网友应该质问:

①原定8月龄接种的麻风疫苗,为何推迟到10月龄才通知我宝宝去接种?如果宝宝因为推迟接种而罹患了麻疹,谁应该对此负责?

②如果预防麻疹只需要接种2剂疫苗就够了,那么强化接种使孩子接种疫苗次数超过2次,意义何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