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之疫苗接种程序比较

(2014-04-16 21:23:59)
分类: 预防接种概述

一、接种程序比较

 

中国将疫苗分为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并从国家层面制订和发布免费疫苗(针对0~6儿童)的接种程序。这种接种程序很少变动,最近1次更新是在2007年,见http://985.so/7vb。中国尚无针对7岁及以上人群如何接种免费疫苗的接种程序或接种建议。中国的自费疫苗一般按各自产品说明书上载明的程序接种,并无统一的接种程序。

美国人一般都购买了某种形式的医疗保险,接种时似乎无需再付费,其接种程序也就不分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美国疾控中心每年发布一次接种程序,2014年见http://985.so/7vd。美国每年调整接种程序,使其能快速将最新的疫苗研发成果纳入接种程序,提升国民的健康福利。美国的接种程序设计上比较体贴,分为专业版(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和大众版(Everyone)。专业版又分0~18岁版和成人版(19岁及以上);大众版分0~6岁版、7~18岁版和成人版(19岁及以上)。专业版是【普通表格+专业性注释】,大众版是【卡通表格+疾病与疫苗简介一览表】。7~18岁版和成人版主要是对既往接种史不详者的疫苗补种建议,并未增加新的疫苗种类。

 

二、可预防疾病比较


中国2007版免费疫苗接种程序,针对0~6岁人群,可以预防12种疾病,分别是:

1乙型肝炎、2结核病、3脊髓灰质炎、4白喉、5百日咳、6破伤风、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8乙型脑炎、9麻疹、10流行性腮腺炎、11风疹、12甲型肝炎。

中国还有3种免费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针对流行地区的成人接种,不参与比较。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在中国属于自费疫苗,也不参与比较。

为了与中国的免费疫苗接种程序进行公平的对比,按理也应使用美国的0~6岁版接种程序。不过,7~18岁也包含了普通意义上的儿童,用0~18岁版接种程序(http://985.so/7vc)与中国的接种程序进行对比也说的过去。美国2014年0~18岁版接种程序可以预防16种疾病,分别是:

1乙型肝炎、2脊髓灰质炎、3肺炎球菌肺炎、4轮状病毒腹泻、5白喉、6百日咳、7破伤风、8流感嗜血杆菌感染、9麻疹、10流行性腮腺炎、11风疹、12水痘、13甲型肝炎、14流行性感冒、15宫颈癌、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三、疫苗种类比较

 

从可预防疾病数来说,中国比美国略少,疫苗种类也应该少于美国。但由于中国在联合疫苗方面的研发落后(目前最多做到三联,即白百破疫苗和麻腮风疫苗;虽然2013年上市了一种四联疫苗,但属于自费疫苗,不纳入比较),导致预防上述12种疾病的疫苗种类也达到了12种,分别是:

1乙肝疫苗、2卡介苗、3、脊灰疫苗、4白百破疫苗、5白破疫苗、6流脑疫苗、7乙脑疫苗、8麻疹疫苗、9麻风疫苗、10麻腮疫苗、11麻腮风疫苗、12甲肝疫苗。

中国每种疫苗平均预防1.0种疾病。

上述疫苗种类中,白百破疫苗包含了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包含了麻疹疫苗、麻风疫苗和麻腮疫苗;麻风疫苗和麻腮疫苗又包含了麻疹疫苗。中国的疫苗种类中存在着大量重叠情况,给实际接种工作中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美国已经淘汰了类似白破和麻风、麻腮之类的疫苗,全部统一为白百破疫苗和麻腮风疫苗;同时还使用基于白百破疫苗和麻腮风疫苗开发出的更多联疫苗,比如四联疫苗(白百破+脊灰,麻腮风+水痘)、五联疫苗(白百破+脊灰+流感嗜血杆菌)。假设美国使用的是五联疫苗和四联疫苗(麻腮风+水痘),其预防16种疾病只需9种疫苗,分别是:

1五联疫苗、2肺炎疫苗、3流脑疫苗、4轮病疫苗、5四联疫苗、6流感疫苗、7宫颈癌疫苗、8乙肝疫苗、9甲肝疫苗。

上述假设情况下,美国每种疫苗平均预防1.8种疾病。

 

四、接种总剂次数比较

根据中国现有的疫苗种类和接种程序,0~6岁儿童预防12种疾病共需要接种22剂次。中国每预防1种疾病平均需要接种1.8剂次。

仍然假设美国使用五联疫苗和四联疫苗(麻腮风+水痘),其0~18岁人群预防16种疾病共需要接种24剂次左右。美国每预防1种疾病平均需要接种1.5剂次。

说明:由于不同疫苗完成标准接种程序所需的剂次数不同,因此中美两国每预防1种疾病平均需要接种的剂次数应该基于相同的疫苗种类进行比较才是科学。当前的这种整体比较,对中国有利。

 

五、总结

在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构成上,中国比美国多了结核病和乙型脑炎、美国比中国多了肺炎球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行性感冒、宫颈癌、轮状病毒腹泻、水痘。中国的疫苗接种程序侧重于预防经典的传染病,美国则已经从预防传染病扩大到预防感染性疾病。

由于在联合疫苗研发方面进展缓慢,中国的单疫苗预防疾病数量、以及预防1种疾病平均需要接种的剂次数都落后于美国。

中国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同步投入公共卫生经费,加快接种程序调整的速度(建议5年1次),将预防更多疾病的疫苗种类纳入免费接种范围,提高国民的健康福祉。同时,中国还应该加快联合疫苗的研发和上市速度,减少总接种剂次数和平均接种剂次数,进而降低接种的痛苦指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