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恋8、麦秸垛里的童年

2023-03-11 10:18:08
标签: 杂谈

                                          麦秸垛里的童年

       农村孩子的快乐简单而纯朴。一个个麦秸垛就蕴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欢乐,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

       麦秸垛在小时候的农村随处可见。打麦场边、房前屋后,哪里有空地就垛在哪里。普通平常,错落有致。它们是小麦打轧后的秸秆堆成的小山包形状。农家冬天常常把麦秸铺在土坑席子下面用于取暖;也在夏天雨季来临之前用它掺在土里脱坯、泥房;最后剩余的则成为做饭的烧柴。这些麦秸垛远远望去,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村庄周围挺身而立,在淡淡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里如诗如画,有几分古朴,更有几分典雅。

       童年的麦秸垛不但有温情,而且很有吸引力,它是孩子们的乐园。放学后,同学们结伴来到村边打麦场,那里有很多麦秸垛且地面平坦宽广。我们在那里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男孩子们还经常在麦秸垛掏洞,钻到垛的深处,冷不防跑出来,身上挂满麦秸,假装大灰狼吓唬四、五岁的小孩子,他们猛然受惊边跑边哭,乱成一窝蜂······大孩子们则乐的直不起腰,那欢乐劲儿是从心底里迸发,有趣又难忘。然而有一次,我们正在打麦场麦秸垛玩的高兴,突然塌了一个垛,有几个小孩埋在里边,我们非常害怕,一边扒垛一边不停的喊叫,正好队长路过,叫来几个社员把孩子们救出。回到家被大人训斥,禁止去麦秸垛玩耍。

       小孩就是小孩,记吃不记打,自控能力差,不管家人如何敲打,还是瞒着家里人偷偷到别人家房边麦秸垛或打麦场的麦秸垛玩耍,并且还有新玩法——逮麻雀、捡鸡蛋。

       秋后至整个冬天,麻雀成群结队地飞落在麦秸垛寻找小麦粒充饥并且做窝,叽叽喳喳,说着鸟语。男孩子经常用铁夹子和虫子诱饵捉麻雀。每当严冬大雪覆盖,到处都是银装素裹之时,我们几个女孩子就分别从自己家里偷拿出竹筛子、绳子、带杈的木棍儿、谷粒麦粒高粱粒,一路飞跑着来到村边打麦场。我们选好位置,清扫积雪,把粮食粒洒在地上,绳子一头拴住杈木棍,并用杈木棍支起筛子,我们轻轻地牵着绳子的另一头,躲在不远处的麦秸垛旁边,开始守株待兔的翘首期盼。不一会,撒在筛子底下的各种粮食被麻雀发现,“呼啦”就有一群麻雀飞过来,它们在筛子周围蹦蹦跳跳地观察,这时我们大气不敢出,静待麻雀进入“伏击圈”。麻雀的警惕性很高,始终都是零零散散地进进出出。我们有些等不及了,好不容易发现有七、八只时就使劲拉动了绳子,结果只扣住了五只。麻雀在筛子底下朴朴腾腾乱飞乱撞惊恐不已。男孩子过来帮忙,抓住三只,与他们捉到的麻雀放进同一个笼子。

       猫儿狗儿也喜欢在房前麦秸垛边晒太阳。农村的鸡散养着,最爱在麦秸垛周边刨食打洞下蛋,有时能拾好几个。主人家不知道鸡把蛋下在院外麦秸垛,我们捷足先登,找一僻静背风处挖坑点火,用泥巴把鸡蛋包严,和我们逮的麻雀一块烧烤。烧烤熟的鸡蛋、麻雀,唇齿留香,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关键是还有意外获得的惊喜味道。

       岁月悠悠,打麦场和麦秸垛在我的家乡逐渐消失。村子里已经没人种麦子,偶尔还有少部分老年人种一点玉米。肥沃的农田变成了大片的杨树林。农民被迫进城打工,不再土里刨食。

       想起我的童年时代曾与麦秸垛紧紧相连,它让我体会开心快乐,感知纯朴乡情。温暖的麦秸垛时时牵系着我的心,让我乡恋满满······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