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抗日战场——我的家在松花江上(96)

标签:
黄显声锦西日俄战争东北公安总队龙山师团文化 |
分类: 正面抗日战场1 |
覆尸满城,流血漂橹,几乎是一定的。
作为前锋,只能第一个在锦州城“玉碎”了。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重镇锦州,兵家必争之地,其实只是空城一座。
出现在这些远道之“客”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场景:以锦州城为中心,周围呼拉拉铺开六里路(“蜿蜒如长蛇”),里三层外三层布满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但是防守的人,一个也没有。
日军起初不能相信这一事实,等咬一咬舌头,确认这不是在做梦后,一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实愉快万分”)。他们谢天谢地谢天皇,甚至谢上了中国的孙子,认为自己正是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得益者。
连仗都不用打,就捞到了首功一件,这感觉当然就跟突然中了个百万大奖一样。
锦州,终于作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被关东军兵不血刃地收入囊中。根据日方记载,当天的锦州,虽然天气晴朗,却狂风怒号,满天卷起黄色旋风,“令人惊心”。
我告诉你,那是我们的祖先在风中声声咆哮。
声势搞这么大,面对的却是一座空城,兴致勃勃赶来的各路鬼子也感觉很无聊。
除了第20师团(朝鲜龙山师团)、关东军飞行队侦察第8中队驻守锦州外,其余部队都各回原地驻防。
按照常理,既然东北军都已经撤走了,锦州日军的日子应该很好过。
朝鲜龙山师团原来常驻朝鲜,那个地方的“治安”,用他们的话来说,是糟透了。有时候大白天的,日本人都不敢一个人出门,唯恐一不小心被拖到角落里给剁了做成人肉叉烧包。
能够有机会跑到东北来透透气,散散心,放松一下心情,实在是件美事。
不过,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东北这疙瘩,也不是好呆的。
锦西葫芦岛,是东北军撤退关内的必经之地。龙山师团经过情报侦察,发现那里的东北公安总队也已经撤走了。
东北公安总队实际上是一支警察部队,而他们的头,就是那个后来跟小萝卜头关一块的黄显声。
提起这兄弟,可是铁骨铮铮的一条硬汉子。
黄显声是东北讲武堂出来的,跟张学良还是一个科:炮科。对讲武堂的同学,少帅自然要格外关照一些。先是让他入了自己的卫队旅,后来又任命他为奉天警察局长。
张少帅手下的官,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居多。惟有这个黄显声,那是比较认真的。
当了警察头,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掀起缉毒风暴。
别的警察局长也不是不反“黄赌毒”,不过基本上是走过场,所谓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一般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不看僧面看佛面。
到了黄显声这里,只要你藏着毒,统统别想过。
如果光打苍蝇不打老虎,那就不叫黄铁汉了。在任期间,他不仅找过日本人的麻烦,就连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的私货也被他抄过。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东北这块地面上,就没有谁他不敢惹的。少帅那是提早一步跑到北平去了,要不然被他抓住,没准发起性子来,也会被当作瘾君子给送到局子里去蹲两天。
“九一八”后,东北军奉“不抵抗政策”撤离东北。黄铁汉愤愤不平,就来了个无证上岗,带着手下的这帮警察兄弟和日本人干了起来。
不是说“绝对不抵抗”吗?那说是的军人,我是警察,凭什么不抵抗。
黄显声和他的东北公安总队是最后一个从锦西撤走的。他们都撤了。日本人就知道东北军警真是全撤到关内去了。
尽管如此,锦西还是要驻防的。
龙山师团命令混成第38旅团(依田旅团)出人。
旅团长依田少将把古贺传太郎大佐喊来,让他带着自己的骑兵第27联队(古贺联队)去锦西溜上一圈。
没什么仗要打,就当去郊外散心。
古贺这小子,虽然一直在朝鲜当差,对东北倒不陌生。早在日俄战争时,他就到沈阳搞过侦察。
不过这段经历绝对很惨,因为他不幸被老毛子抓住了。
当然最后又逃了出来,但东方不是西方,做过俘虏那是很丢脸的一件事,影响仕途啊。
看看他的职务你就知道了,日俄战争都经历过,还只是当个小小的骑兵联队长,混得好是这副德性?
说起来是一个骑兵联队,但由于是临时编组(就象第38旅团也是临时编成一样),庙大和尚少,把他自个加起来,超不过一百个人,只能勉强算一个中队。
混成这个样子,脸皮薄点的就不如拿块豆腐撞撞死算了,活着多丢人。
古贺不算脸皮薄的,他要把面子找回来。
就在这里,那个不用他费神打仗的锦西。
弱者面对更弱者,也可以当自己是强者。
他并没有带部队直接进入锦西,而是在走到锦西县城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叫来翻译:你去,让锦西的文武百官排着队来迎接我。
翻译觉得这是一个不大可能完成的任务。
东北军都撤了,县里的那帮老少爷们还能定定心心在城里等您老人家露面?
可古贺联队长的话也不能不听,当下只好硬着头皮进城了。
一进城,放心了。
县太爷真没走。
锦西县长张国栋听了翻译的传话,连连点头,急忙找人准备欢迎仪式去了。
翻译觉得联队长的话很神,其实张县长是有苦说不出。
能跑,我还不早跑了。
PS:打个广告,《正面抗日战场》第一册实体书已经上市,新华书店、当当、卓越均有销售。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30476&ref=search-1-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