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2013-01-28 11:39:11)
标签:

德宏

德昂族

嚼烟

三台山

水鼓

分类: 游记

    德昂族是德宏州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史书中被称为“茫蛮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德昂族是一个直接由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据统计,目前居住在德宏的德昂族大约有一万多人,占国内德昂族总人口的75%。

    德昂族的妇女都不留头发,剃光头,绕包头,包头两端如发辫垂在背后。而男子则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脚部、臂部或胸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动植物图案,作为装饰。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昂族喜欢嚼烟,称“阿鲁”。嚼烟是用草烟丝、沙基、槟榔、芦子和红石灰等共同放于一个精致的银烟盒中。每次可嚼10余分钟,再吐出。经常嚼烟,牙齿呈黑色,有防虫蛀、保护牙齿的功用。凡亲朋好友来到家中,主人就拿出烟盒,请客人“嚼烟”,以示热情。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用于嚼烟用的:草烟丝、沙基、芦子和红石灰...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嚼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德昂族生活的社会里没有“牙膏”,“嚼烟”是保护牙齿最好的方式,但随着现代文明进入德昂族生活,“嚼烟”这种现象也只能出现在老一代的德昂族人群里了。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翻晒被毡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昂族人民一般居住在深山,现代交通工具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翻晒小板栗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围观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昂族妇女的裙子多为彩色横纹长裙,上可遮胸,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线条,不同支系在色彩、条纹上有显著的区别。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宏州三台山出冬瓜村是德昂族人民聚居的地方,村里的德昂族民居通常是一家一院,主房楼上住人、煮食、贮藏粮食,楼下关牲口,附房用作堆放柴草和安装舂米用的脚碓。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附房里舂米用的脚碓,虽然现代工艺可以大大提高舂米的效率,但是在重大的节假日,德昂族居民仍然愿意用这个石脚碓来加工食品。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民居周围随便用竹篱笆围圈起来,就是自给自足的菜园,里面会栽种各种瓜果、蔬菜和各种香料。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昂族居民居住的房子就是这种正方形的干栏式竹木楼,它外形酷似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头上戴的儒巾,德昂族人说这是模仿孔明帽子式样建成的。

    传说当年诸葛亮发兵南征,七擒孟获,平定了孟获的反叛,各族人民已和睦相处,过上安宁幸福的日子。这时有个败类点燃了诸葛亮驻军的寨子,顿时浓烟滚滚,使诸葛亮迷失方向,幸遇德昂人搭救,诸葛亮为了酬谢德昂族人,把自己的帽子脱下给德昂族人留作纪念。后来,人们就建起与诸葛亮帽子相仿的竹楼。因此就有了德昂族房子是由诸葛亮帽子变来的传说。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腰箍,是德昂族妇女们最精美的装饰品,采用藤篾编制而成,上面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漆成红、黑、绿等颜色,有的还镶上银环,象征着美丽和勤劳,是德昂族妇女们最为钟爱的饰物。

    在民间传说里,德昂族妇女都是由羽毛幻化而成的,德昂族男子为了防止姑娘们“飞走”,就用藤篾编制圆箍,箍住自己心爱的女人腰...所以这种腰箍也是男孩想女孩表达爱意的一种信物,女孩身上的腰箍越多,说明她受欢迎的程度就越高。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昂族妇女告诉我,这是她们由小玩到大的玩具,一种植物果实,叫“拉核”(音译),而后来发现,在国内很多景区,在表面进行一些雕刻装饰后,被取名为“平安豆”出售给游客。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昂族妇女向我演示敲取果核及游戏的过程。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在德昂族村落里,“寨桩”的存在充满着各种神奇的色彩,充分的体现了德昂族族民们自己的信仰及追求。据说,在“寨桩”附近,绝对不可以做出任何不尊敬的事情,否则必...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昂族几乎是全民信仰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出冬瓜村”这个德昂族村寨里,同样见到其标志性物体:佛塔、经幡。

    在有奘房有和尚的村寨,就会有一个用来蒸斋饭的“值日甑”,“值日甑”用木材雕刻而成,专为和尚做斋饭用,这个甑子转到谁家,谁家就得提供和尚当天的斋饭,周而复始,循环以至无穷,和尚也就不会受饿了。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大水鼓,是德昂族独特乐器之一,中间留有小孔用来装水,装水后的“水鼓”敲击起来音色低沉悠远,犹如德昂族悠久的文化在历史的山谷中回音。一般只有在举行盛大节日是时候才击鼓。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水鼓舞”是德昂族的舞蹈,舞蹈时,将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边敲边跳,大硭、大钹伴奏。鼓声深沉、庄重。可以单独跳水鼓舞,也可大家跟随水鼓节奏起舞。(杨帮庆摄)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年轻一代的德昂族有着比上辈更精明的头脑,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办起了农家乐。他说,他希望有朝一日在北京开家德昂族菜馆。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农家乐建筑依山而设,小老板说,这些竹楼都是他自己亲自完成的,夏天,这里绝对是避暑胜地。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很有特色的德昂族农家菜...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牛肉干巴...

    本来想尝尝这里的农家鸡,小老板不好意思的告诉我们,这鸡都是放养的,必须得提前预定,想吃现成的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山里开阔,鸡都是四处跑的,到了晚上才会自己回笼,只有此时才能抓到,白天根本就无法找到它们。 

 

════════════════════════════════════════════

摄影设备:佳能 5D Mark Ⅱ EF 17-40mm f/4L USM + EF 70-200mm f/2.8L IS Ⅱ USM

────────────────────────────────────────────

    我的努力需要你的支持,转载,请注明出处!

    假如喜欢,请打开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关注!

    如有其它需要,请 新浪微博私信 ,我会尽快与你联系!

    谢谢!  

德宏寻踪·走进神秘的德昂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