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年02月17日

(2021-02-17 15:52:09)
标签:

皴法

宋元笔法

清净儒雅

苏园六记

魏嘉瓒

分类: 【江野点评】

    2021年02月17日


    近几年来大大小小的画展不少,我几乎不看,全国美展我过其门而不入,怕影响我的审美,其实画展规模不在大,画要小中见大,大而有画眼,精微之处有乾坤,小而不小,作品宜精不宜多,以少胜多,不能类同,乃至博大恢宏中见精神。中国书画历来是一圈志友,怀袖雅物,相邀结伴,品茗聊天,谈古论今,琴瑟和鸣,举酒对饮之雅事,无不快哉!

2021年02月17日

     苏州与上海的书画文化一脉相承,青浦自古即是苏州管辖,民国时期吴昌硕,吴湖帆,倪墨耕,吴待秋,吴子深就是来往于苏沪之间,交流十分频繁,正社书画会的吴湖帆、冯超然、孙伯渊、陈子清后期都定居上海,吴湖帆成了海上画派主唱成员。

2021年02月17日

这次文正书院以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首期推出《园音海上》谢士强水墨园林作品展,於上海青浦区朱家角文正书院悄悄展出,由于疫情关系,青浦区民进戴朱慧,范仲俺研究会范以辉,苏州民进顾和祥、谢洪正、江野、柳承宗,画家顾逸,嘉定周勤良先生一共十来人早晨早早来到了展览现场,先是茶饮畅聊,后有洪正带大家参观作品,

 

水墨园林和园林水墨是青年画家谢士强近几年来致力挑战的一个主题,苏州的园林文化影响了国际,是苏州的一张城市名片,可是园林文化的构建是离不开书画家的参与谋划,元代倪云林与狮子林,明代文徵明与拙政园的情缘,早已人们熟知,尽管吴门画派明四家引领影响了中国绘画史,也影响了苏州年画、刺绣、玉雕、折扇等,但在当今以GDP经济为中心的时代皆以工艺为产业,书画原创却成了文化贴标,发展稍逊,近几十年来很难突破古人,园林设计的绘画原本以建筑草图,平面到立体结构本身就是带有绘画属性,而文徵明为王献臣画的一套三十二幅拙政园册页则是观赏把玩的诗文书画艺术珍品,尽管当今画坛国画园林,水墨园林,速写园林,风景园林,中中西西多少画家沉浸其中,徒见外形,不见内涵,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是带着挑战决心,方可立足艺林,士强就是一位成功的挑战者

2021年02月17日

老苏州人看苏州园林或许是见多不希奇的缘故,在研究园林历史,拍摄解读园林这二个方面,当代可属二位外地人,一位是谢士强徐州老乡魏嘉瓒老师,他写一部厚厚的《苏州园林史》另一位则是大西北甘肃出生的刘郎编导,他编导了一部《苏园六记》文字风风雅雅,道尽园林的假山秀水,一草一木,一窗一瓦,风雨岁月,四季变化。而谢士强踏上苏州这块土地就象魏嘉瓒、刘郎一样深深地扎了进去,沉浸在园林的天地开合间。他以通透水墨画石画水,以遒劲凝练线条勾树,双勾夹叶鼠足混点的树冠在亭台楼阁廊宇轩榭间相映成趣,皴法点苔,承古有序,宋元笔法,清淅可见,明清气息,清净儒雅,看似写生写景却把中国画开合应用得淋漓尽致,一气一孔,虚实黑白,有时重墨画水衬灰墨石块,有时淡墨画石留白画水,画面四角,疏密轻重,变化精致,幅幅皆在变化中统一,在传统的中国画程式中营造出现代审美的理念,既有西画视觉构成写景,又不失中国的人文元素写意,见线见笔见墨还见娟美文雅落款书法,用印得体,他在水墨园林和国画园林中找到了具自我独特形式和风挌,在众多的画园林画家群中找到了独步自信和坚强!尽管这样一次以文聚会的微型小展,却让我在画面站立良久,似乎看到了吴门人文精神在生生不息地呼唤着。

       江野于2021年元月31号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杂册题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