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乡服饰翰墨情(记刘振夏水乡服饰人物画)

(2019-08-09 20:35:51)
标签:

水乡泽国

阳澄湖半岛

分类: 【江野点评】

水乡服饰翰墨情(记刘振夏水乡服饰人物画)

江南农村,


水乡泽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原始的建筑和风貌荡然无存,大面积农田筑起高楼大厦,大厦像是魔方森林,儿时的情景,只能在梦中回绕,尤其是民风民俗水乡农村服饰,在农村城镇化,早已改变了农村生存模式和衣着习惯,原本的水乡服饰成了旅游景点用来表现的道具,同原本的韵味相差甚远。

水乡服饰翰墨情(记刘振夏水乡服饰人物画)

上世纪80年代,我唯亭中学高中毕业,得知南艺和江苏画院四位老师要在我公社复兴大队写生人物,我同我同届的唯亭复兴的李林刚同学就跟着他们一起画速写素描,南艺沈行工画油画人物写生,沈沉画速写,江苏画院盖茂森、贺成画水墨人物写生,他们从田间社员中挑选,衣着都是原汁原味,直接在田头叫来,在农民家里客堂摆开造型,从各个角度写生,每天换人,一连将近画了一星期,由于当时我们速写和素描水平有限,仅是跟着塗画,也画了不少,可惜那些画稿早已不知去向,当时唯亭我们公社东片也只有三个大队有水乡包头布和白镶青灰布祝裙服饰,年轻和年纪大的不一样,年轻的是一撮洋红头,而我村大部都是种客田移民而来,就没有这种服饰,只有几户原住民的老人穿一些这种服饰,年轻人不穿,当时我们在复兴写生,几天后我们又跟着他们乘船去了阳澄湖半岛阳澄三村转了一下,那里的服饰,就是不同,以灰色布格为主,没有建兴、复兴、山庄一带的艳丽入画,只是转了一圈没有画,就是那次写生记忆,使我对水乡服饰有特别的亲切感,我曾托乡友能否收一些老的水乡服装作收藏,有机会也可用来模特穿上画一些,可这事一直没办成,而我看了那些新做的用来旅游展示表现的,总感觉有些不自在, 没有那时从田头叫上来的自然真切自然,或许就是那一次的写生经历,对当时水乡生活的情感和当时农村村姑恬静而质朴纯真无暇的微笑,甚至是爬满皱纹包头布的大娘,那种纯朴善良成了我一种水乡原住民的永久回忆,特别大面积农田变高楼,那这个什么再也找不到那时衣着,像是世界大同,去年我到了日本在服饰和肤色上早已分不出哪国人了。在日本有时偶尔街面上时不时冒出一个穿和服的女子,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是在日本,某种程度上日本韩国他们保持民族服饰上要比我们中国好了不少,他们在重大的活动节日,日本男女都穿和服,几乎每户男女都备有和服,而我们要看我们原住民农村水乡服饰,只能在水乡服饰馆看假人服饰了,让你看到的是表现性窜改过的服饰。

水乡服饰翰墨情(记刘振夏水乡服饰人物画)

从服饰上的西洋化,让我们服饰民族性全面消失殆尽。民国时期中山装,目前很少有人穿了,从中央到地方皆以西装领带,何时中国人有一节日,必须穿唐装、中山装、旗袍、妇女必须穿水乡服饰,以唤醒中国服饰文化来增强民族自信。

   江南水乡服饰的人物画,

水乡服饰翰墨情(记刘振夏水乡服饰人物画)

我一直是我梦回依旧学画起步和童年的水乡记忆,丢了那时的第一手资料速写素描 ,一直提不起笔来创作,尽管也有人借了服饰让模特照了一些照片给我,人和物也不是当年的感觉,一直没下决心画以至成了一件梦想之事。戊戌岁末,文正书院一套《名家翰墨》二册,刘振夏全集,,虽然刘振夏老师我80年代刚跨入苏州,就在苏州工艺美术大楼,看过他的展览其人物肖像等作品,形象生动,时代特征明显  ,记忆犹新。我在中山夜校报名山水,但几次下课也到他人物班去旁听过,后来几乎他在画坛上很少见面,沉默了几十年。我在美校读书时临了一些,那幅渔婆他画出渔婆精神世界,渔婆饱经风霜,慈祥可爱,勤劳质朴,虚实处理十分完美,我认真欣赏,细心临写,还有一幅是江苏画刊作封面的村姑,那青灰加白的服饰映衬了村姑纯朴,就象见那时村姑的恬静腼腆,我反复临了几次,所以刘老师的画只是停留在80年代记忆中,几乎三十多年来没见过他的作品,他一磨就是三十多年的剑,今天展开画集,让我几乎全面初步了解了他的人物画的全貌,映入眼帘的他的十几幅水乡服饰的人物画,他画出了那个时代的气息,勾起了我对那个时代水乡服饰深切回忆。

水乡服饰翰墨情(记刘振夏水乡服饰人物画)

     尽管他的其它人物画,城市少女,知青老师,工矿职工,少数民族,新疆大妈,西藏老汉,大爷大伯无不维妙维肖,到后期释道人物,到巨作《大漠鼓乐》皆体现了他们一代人在中西绘画结合付出艰苦的探索,提高了中国水墨的表现力,也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特点。那么刘振夏先生的江南水乡服饰的一系列作品,那是他整个绘画生命中的画眼,是他倾注了他对苏州城边农村百姓淳朴善良本分的热爱,从每一幅村姑的眼神中捕捉到了敏锐清澈的单纯,从水乡服饰的村妇的画中看到农民敦厚勤劳善良,他的这一组人物活生生把水乡服饰通过画笔写生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江南风味和时代特色,随着城镇化江南农村的消失,这一组水乡服饰的人物画将成为人类不朽遗产。

水乡服饰翰墨情(记刘振夏水乡服饰人物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解馋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