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强)意写青花初绽放

标签:
和谐富贵融合 |
分类: 【点评江野】 |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里的青花瓷在山塘街晕开了美丽的结局。著名画家江野在山塘街正社艺术会馆推出了“意写青花”瓷器艺术展,80多件精心制作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向市民讲述釉色与笔墨相遇的细腻故事。此次展出的《意写青花》系列作品不仅仅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更成为吴门传统绘画对话当代艺术思想的一个重要探索。
青花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江野在研究中发现,制造青花瓷的工匠中,有许多是非常有天赋的艺术家。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就曾从青花瓷中汲取营养。 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爆出了大新闻,一个元代青花瓷的《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当时折合成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当时的最高拍卖纪录。原因是什么?江野说,既是因为画有价值,同样有价值的还有这件元代的青花瓷罐。两件宝贝的合璧,就成就了这件天价青花瓷。
寄望“青花”开遍世界,在江野的研究中,他发现苏州古代其实也有青花瓷,不过规模不是很大,这很可惜。因为苏州阳山上的高岭土,是优质的青花瓷原料。“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古人曾经的探索赋予辉煌呢? ”江野一直在思索着。他想在自己的家乡苏州直接搞青花瓷的研制,并形成规模生产。
从这次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江野正在以对传统的情怀和新文化的希冀,努力尝试中国传统水墨与青花瓷之间艺术元素的融合、创新,以中国画的笔触、特殊的肌理效果,在瓷器上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和谐、清雅、富贵、静逸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