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2017-09-28 18:55:35)
标签:

顾逸

正社

正社诗词

哲学

仕女

分类: 【江野点评】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顾逸,本名顾为宁,亦称逸人,苏州人,19559月生。早年拜张晓飞为师学画,并从学至今。大专学历,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陈平“山水精神”专题研修班。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协会员、职业画家。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一直以意象造境默记于心来构成山水画的发展程式,她以心象表达中国的人文哲学,自古即有游玩数月,不动一笔,默记于心,而能即挥成画,写出大山大水的记载。故在中国画中称山水画,而在西洋画里,以焦点透视画外景,故称风景画, 自西画教育引入中国后,即有风景写生一课目,历代学习中国山水画皆以临古入手,掌握各种皴法及用水用墨,而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逐渐走入创作,以开合散点移步异境,组合山山水水。自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学画者也是从写生中步入山水画,更有不少学西画者改学水墨画,以水彩、水墨,对景写生,所画的山水同传统描摹入手的者完全是创新的一路,甚至有不少人没有骨法,用笔缺了书法功底,更没有师承文脉在其图式中,找不到根脉,迎合了创新者的理念, 至此,全国各地多少学院派画家皆以此法入门画中国的山水画。全国上下,千篇一律,素描皴擦,死抠描摹,最关键是缺山水画的书写性没有书法入画,在某种意义上说只能说是当代水墨山水画,没有一个根本人文元素诗情画意,也可以说当代山水画家在诗文上缺失。为画而画,空洞程式山水画充盈于市。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画家顾逸早就相识,看似木纳、敦厚体宽,憨态耿直、智者若愚,做事认真,死扣闷劲,按步就班,早年看过他画仕女画耐心描摹,点线积染,一招一式,层层渲染,不厌其烦,而后到他家看到他临习颜体,沉浸其中,笔耕不止,积纸成山,他又喜刻印章,曾在十全街开设一房山,以书画刻印,度日谋生,而后我二人各忙各的,几乎好几年见上一面,随后才知他也上北京求学画山水了,也渐知他跑遍全国的风景名胜,古村院落,画了大量的写生稿,在我看来他有一股笨鸟先飞之劲,执着虔诚,刻苦用功,边临习经典之作,边外出写生体悟古人笔法同现实山川结构的变化,以书勾线,骨法入纸,移步移景,散点布图,意像造景,同纯粹的西画写生完全是二个版本,完全保留着中国山水画的人文情怀,初看其作也不同於吴门文人画面貌,有北派山水的图式,但骨子里流淌的苏州文人的情趣,他写生古村落,他都会了解当地的人文故事和历史背景,通过诗文记录画外之音,他不是单纯为画而画,他同村民交友聊天,把画外之意用诗文传递,足见他对中国文人士大夫绘画梦寐的追求,每当到他的工作室几乎每天练字写书法,满地皆字,孜孜不倦,追求中国山水画写意胸襟,骨法用笔营造诗意的最原始朴素的表现手法,追寻文化之根。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老夫聊发少狂,年过甲子,顾逸先生还是积极参加正社诗词讲堂的学习,不耻下问,相互切磋,在诗文上又取得了很大进步,在这浮躁的社会,他能静下来练字、临画、学诗、云游写生、墨积心团,创作感悟,自然体悟中国的人文哲学,悠哉悠哉,保住中国山水画的人文胸怀和诗书画的精神底线,以诗书画自娱自乐,少几分功利之心,多饮几杯黄醪在吴门这块人文天地里总会留下他不可磨灭的足迹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江野 2017.6.28 北京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守住中国画的人文底线 <wbr>——记(顾逸)的山水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