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坛鼎柱

(2016-12-17 15:51:06)
标签:

张辛稼

精神和灵魂

院长

齐白石

文化底蕴

分类: 【意到笔随】
谈张辛稼书画的时代象征

 

画坛鼎柱


画坛鼎柱


张辛稼简介

(1909年--1991年)名枢,字辛稼,以自行,早年亦署星阶,晚号霜屋老人。江苏苏州人。自幼喜绘事,专攻花鸟,从临古入手,初师吴门画派,已文秀见长,二十多岁时即崭露头角。五十年代后受海上画派明丽画风的影响,并注重写生,作风为之一变。七十年代后形成个性风格,淡化了常规色彩,更巨时代的气息。

画坛鼎柱



 一座城市,一个时代,每个行业总有几位扛鼎人物,张辛稼在中国画花鸟画画家里面,是无人能匹敌的一把好手,虽然他在世的时候我们不曾会面,但他作品时时见面。在我心中他的综合修养和花鸟艺术上至今很少有人能超越的,无论在传承与创新,技法和格调皆是我后辈学习的典范。


画坛鼎柱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有他传承的脉络,自唐宋工写花鸟到文人士大夫绘画,逸笔草草,东坡文人画发展后,元王冕墨梅、墨荷,明青藤、白阳,清石涛和扬州八怪皆有发展之主杆。


画坛鼎柱

  

 张辛稼就是这个主杆上一支不可分割的一枝。他师承陆恢、陈摩,在花鸟画传承技法上,一招一式,一笔一画,一叶一枝,一草一木,一花一鸟,做过全面正宗临写和观察,对色墨的应用,调水,用墨,敷色,皆经过耐心专业训炼,路子十分正确,而且在年轻时绝对沉住气,没有非份狂想跳跃发展。从他各个时期作品可以清楚看到他的风格形成是在渐变中完成风格的成熟。从他的书法题款中也能看到他的书卷气息和全方位的人文修养。

画坛鼎柱

  

2003年非典时期,我被他的一幅五尺整张五色牡丹而吸引,从而购入囊中,此画乃1946年所作,采用没骨手法,用水用色通透靓丽,花瓣光影鲜嫩,花叶浓重轻展,色质艳而不俗,迎风招展,正瓣反瓣,墨色相容,花叶之间相互顾盼,前后虚实分明。画面中央一块镇画之石,用笔肯定老沉,凹凸曲透,笔笔生发,老叶嫩枝,五色鲜花,一气呵成,神完气足,不见生疏停顿之感,其小写意花卉没骨技巧,可谓中国花鸟画的标杆。放进中国画史中,可称恽南田没骨花卉之后又是一大高峰。

画坛鼎柱


 

 自解放以后,我们在他不少画中,清楚看到了他探索的足迹,从传统走向生活,为时代而歌颂,出了一批经典力作,他把水牛在农田旁,卧在水泵水管边,都搬至画面,人民公社的鸭棚鹅舍,东西山桔林果园,通过写生创作于画幅之中,他的樱花燕子更是精妙绝伦,它采用西画的光和色,利用粉的质感,把樱花芬芳浓郁,温馨淡雅的内在,和花枝俏丽的环境,熏染得芳香四溢,立体动人,可称花鸟画史上绝对一绝,前无古人,来者无几,跨出了民国时期中国画层层相似的巢穴,面目一新,他在吴门这块园地里耕耘出了一片新天地。

画坛鼎柱

   他同吴养木,张晋,许十明,费新我等一代老艺术家,在突破传统上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丰富发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艺术走向了生活,初具形成了新的吴门画派的艺术语言,和时代表现形式,可惜当时没有像新金陵画派全面论述,没有形成学术主体和规模,新的吴门画派仅仅形成一个稚型。

画坛鼎柱

   至于后来的政府打造的新吴门画派,把张辛稼拉虎皮插到新的园地里,随着历史的发展将成为一个笑话,一个没有学术主体,把一批中西混合,五化杂交的画人,打包一起,搞一个小圈大杂烩帮派,烧人民的血汗钱而已,真正要形成一个新的画派,只有继承老一代艺术家所走的路,从传统走向生活,扎扎实实把诗书画印全面拿起来,才能开创新的未来。



   苏州由于处在中等城市,四周有两个省会城市,一个直辖市大包围中,处在井蛙观天之地,文化书画领导,一个个唯我为尊,应用公权力塑造自已,任人唯亲,想做派头。失去了公信力,画坛一团散沙,至此仙逝二十多年的老画家的画价 ,不见涨 ,十多年来房价翻了多少倍,GDP增加了多少,而画价原地来回,当然画价不能说明艺术价值的地位,但和苏州经济发展不相附。

   我常说苏州的文化底蕴赢得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没有推动文化的发展,兴建了美术馆和名人馆,但都是表面文章,苏空头,堂堂的美术馆没有收藏近代的苏州当地已故画家的画,缺了一个时代代表画家的藏品,只能是一个空馆。


 
 张辛稼这样一位在中国花鸟画上做出新的突破的画家,国画院首任院长,在苏州名人馆里没有他的一席。而张辛稼为国画院奋斗终身的院长,所创作成千上万张画作,都散落民间,或贪官腰包,或许画院所存无几,而北京画院还保存院藏着近一千几百幅齐白石的画,和大量其他画家之作,供后人研究学习。而地方国画院,天高皇帝远,不能揭开老底,真相只能是贪腐的病灶,雅贿的温床。一个没有学术探讨,培养后人的画院,只能提供贪官们雅贿之方便,更不能塑造一个已故老画家为文化标杆,只能是强龙无首,失去了行业的精神和灵魂,所以张辛稼等一批已故老画家画价一直上不去真实原因,而张辛稼永远是我们苏州画坛的一大扛鼎主柱,任何人取代不了的。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六日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