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画夫江野
画夫江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766
  • 关注人气:4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琴人  孙小青)我看江野的画

(2011-12-12 21:17:07)
标签:

江野

中国画

文人画

文化意义

山塘街146号

杂谈

分类: 【点评江野】

我看过江野的扇画、瓷画,也和他有过几次的交往。他给我画过罗汉,指画。

江野的画路涉人物、山水、花鸟。以人物见长。

中国文人画的表达方法是以画抒胸臆。笔下的人物,或睥睨世俗、或静思、或放达,是自己精神的一种写照;笔下的山水,则描绘心中的景致、意境,表达自己的向往和无垢、脱俗的精神世界;笔下的花鸟,则以高士眼中的景象来描绘,非饱读诗书者不能体会。

江野的画,首先重视内容。江野画的重视内容,不象院体那样侧重绘画的技法性内容,而则更多地重视的非绘画性内容亦即思想文化内容。其次,在绘画的效果上,不象西画或其他流派多重视对外、对观者的影响力和视觉冲击力,注重打动对方,他的画则注重自身的心理效应,注重自己内心的平和。

前代文人画相比,当代文人画,如江野,我认为绘画的观念站有了以下变化和深入

一是画的社会意义、道德意义、文化意义有所减弱,而个人性、情感性、趣味性的因素明显加强。他的画较少再作为社会的某种普遍欣赏规范出现,而是作为每个人的性情气质的载体而存在。

其次是人们从他的画中更多获得的是快乐、愉悦、欣慰,哪怕是消忧解愁,而不象以前或部分西画的一味地崇、讲、求正,不象以前那样过分地拘谨、严肃、庄重,或过于随便。他的画是求逸、求超脱

由此而来,江兄的画的态度更加随意、洒脱,但也更加亲切。画文化意义仍然存在,并且正走向某些西画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些画,是经由每个人自觉认同后的存在成为由每个欣赏他的人的自己定义的一种文化载体。

从哲学上说,这些变化和深入是源于道家的“自然”、“无为”、“逍遥”、“自适”的思想的了然于心,是中国绘画艺术最终形成自身独特审美品格的关键的一环。

上述关于中国画的观念内容的意义非常重大而且深远,我认为包括江野兄在内的中国文人画家在这个层面的思考应当远远超过文人院体画之间的此消彼长的现象本身且必将影响到中国画的今后可能的几个发展方向。

我们希望看到现当代中国画不需再重蹈伯年、白石、辛稼等以来的以粗线条力量、大写意见长的“变法”。而是真正内容、精神上厚积薄发、卓然不群。所谓“功夫在画外”,“笔墨等于零”,这是中国画真正的魅力所在。

与江野道兄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