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明

标签:
齐白石中国中华文化黄宾虹国画 |
分类: 【意到笔随】 |
我生长在江南农村阳澄湖之畔,学画之初,连国画画在宣纸上也不懂,镇上也没有宣纸和国画颜色,也没有一位老师,只知乱涂乱画,画伟人肖像,临临连环画,最早知道的大画家是齐白石。看看其画不以为然太简单了,想想画画虾蟹也能成为大画家,太容易了。我从小抓过螃蟹,摸过虾,我也养虾观察过,反正齐白石只简单几笔没什么了不起,自己一心想成为一个大画家,阴差阳错考学校被他们分了雕塑专业,心里很不舒服,当时想反正能考取能户口出去就行。作为当时农村也是一件大喜事了,三年雕塑专业的学习,对我画国画人物有极大的帮助,可能纯粹学国画的人没有我们立体观察物体了。上学期间我没有断过国画的训练,老师一直认为不安心专业,即使你塑像自我感觉很好,也没拿过高分。这一切我不管了,我行我素,在校期间,我经常接我一位国画老师的外贸加工活,至此至今,我就认为这是我走入国画之途的第一口奶,当时就是要求仿作一些大画家之作,即齐白石、徐悲鸿、郑板桥、王震、虚谷、吴昌硕等名家之作,一共仿了几百张,每张画我都很认真,款也仿好,力求逼真,作为学习又有收入,何乐不为。尽管,工钱很低,甚至老师没有给足,至今我始终认为老师是剥削有功的,后随学画深入才知道我的第一口奶吃的太新太大,太近了,我深入观摹宋元明清之作,渐悟近代大画家的来历。近年来,又接触了汉唐古玩更深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宗教绘画和画家本身的修行的一致性,渐渐明白了画画不能没有思想,即文化。文化重要一块即宗教文化。中华文化离开了三教即无文化可谈,作为一个艺术性画家,不能停留在画画的本身,即技巧时间长了就会油掉,空洞无味,完全变成一个武夫耍杂,古人云:“艺成而下,道成而上”。如今多少画家年纪轻轻,确定个人面目后天天在重复自己的躯壳,几乎一口气上了艺术之高山威不可当,惜乎往前上也是下,往后走也是下。我始终认为画画是一辈子的事,我们不能只是爬山,我们要堆山,只有把各类优秀文化吸收容合堆积才能将来有自己的山头,那怕是一座小山。近代绘画黄宾虹是一座大山的话,我也要搬几块石头来作为基石,当代有多少画家躺在黄宾虹山头上挥舞着他的躯壳,始终没有找到他的内在,倒不如一个文化学者吴藉汀老人在了了几笔中找到了精神内涵,至黄宾虹之画和齐白石之作。在我学画之初都是不是以然不肖一顾,随着对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之文脉的了解,才体会到他们二位是地道纯正中国血统的男人,而徐悲鸿之画则是中国男人娶西方女人所生的混血儿,至于林风眠是中国女人嫁西方男人所生的小孩,他们确实给了中国画带来新气象,在中华民族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更要强调民族的纯种性,即主流文化。我最忌当今社会上流行那素描加速写的中西输管婴儿,没有一点中华文化之内涵,尽管佛教是外来的但被中华文化而融化,同中国的儒道合为三教,在多年的儒释道古典人物创作中为了迎合广大百姓需求,画了不少老的掉牙通俗题材,为了让古典人物置身在自然之中,我同时研习山水花鸟草虫动物,这些之作不是为市场画,反而轻松自然,今能逢文治兄所悉赴锌见世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