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道德与自律他律问题——曾经作为“反方四辩”的总结陈词
标签:
辩论赛总结陈词学术道德自律他律 |
分类: 学术随笔 |
胡扬洋按:2011年12月,我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曾与同学结成辩论队伍参加了科普所与首师大物理系合办的“学术道德与学术理性”辩论赛,在比赛中获得“最佳辩手”称号。在最后的一次比赛上,我作为研究生队(反方)的四辩参赛。辩论题目是:正:学术道德主要靠他律vs反:学术道德主要靠自律。以下是我作为四辩的总结陈词,如今再看,别有一番回味和感慨,当然,总体上还是很稚嫩的。我的亲身体会是,参与辩论赛的确能够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或许也对我的学术活动产生了一定的促进。辩论赛的准备中,思路、思想和思考很关键!各位有机会的话不妨一试。
感谢主席,大家好。
我方一再强调:学术道德源于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自觉,本质上就内涵了自律的因素!
学术道德,自律是根本,自律是主要!首先,自律是自我约束,作为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无论是同行监督还是制度约束——任何形式的他律——作为外部因素,都必须内化为自律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收长远之功;第三,学术作为小众的、前沿的领域,必然更多的依赖研究者的自律。
诚然,我们也需要同行的监督、制度的保障,但是,一个打假者打不了所有的假,而制度也是靠人来遵守并执行的,也没有滴水不漏的制度。有效的他律要以自律为基础,他律也必须通过自律发挥作用。不重视自律在学术道德中的重要地位而求他律,难免就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严刑峻法诛行而不诛心,诛近而不诛远。制度的末梢也难以伸进高精尖领域的小众圈子。
虽然今天的学术道德还有一些不如意之处,而呼吁创新、对创新人才的渴望又是那样迫切,但是,建设学术道德根本上还是要从提升广大学人的学术素养、提高学术水平做起!一个民族的学人,乃至一个民族科学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扎扎实实的努力。只有每个学人的学术素养提高了,“提升学术质量”的扭结扭住了,学术道德的自律水平也就提高了。学术道德的他律也有了可依托和承载的力量。
虽然建设学术道德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决不能成为每位学人随波逐流的借口,当代的学人和准学人们,应当踏踏实实从自律做起,挺起学术道德的脊梁。相信学术道德的光辉一定会愈加彰显!
胡扬洋
2011年12月6日与首师大物理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