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2023-12-03 15:33:21)
标签:

婴儿反射

婴儿神经运动检查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反射异常是小儿脑瘫等疾病的重要内容,婴儿神经运动检查中应注意和检查的反射有:

1)眨眼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

眨眼反射是对强光或迅速接近眼部东西的迅速闭眼、眨眼;觅食反射是乳房触碰婴儿面颊时孩子转头至受刺激侧并张口寻找乳头;吸吮反射是把东西放到孩子口中出现吸吮动作。这些都是生存必须的原始反射,未出现是严重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的表现。

(2)手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

又称握持反射、达尔文反射在婴儿掌心轻握孩子手 婴儿立刻抓紧检查者手指检查者可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停留几秒钟3-4个月消失,被自主抓握取代。5-6个月不消常有手屈肌张力高的手握拳发紧、拇指明显内收等异常。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3)拥抱反射(Moro Reflex

也叫惊跳反射、惊吓反射。用力敲击小儿头部两侧的床垫,可引起此反射;亦可用手托住小儿头、背部,使呈斜坡仰卧位,躯干与床面呈30度角,然后迅速往下放1015度,引起上、下肢外展,同时躯干及手指伸直,然后上肢屈曲呈现拥抱状为阳性。其反应分为两型,存在时期拥抱型03个月,伸展型46个月。是宫内呈屈曲状生理性屈肌张力偏高遗留的反应。延迟消退常有病理性屈肌张力增高。

(4)背部侧弯反射(Incurvation reflex

婴儿俯卧或环髋竖抱裸露背部,检查者用手在婴儿背部中线外的脊柱旁,由肩部延伸至臀部滑动刺激,躯干出现弯向刺激一侧,肩部与骨盆向同一方向移为阳性。一般2-3个月消。5-6个月前强阳性,即刺激后躯体向刺激侧弯曲移动幅度≥20°或5-6个月后仍阳性,提示脑瘫可能是不随意运动型,其他类型较重脑瘫背部肌肉牵张反射亢进,亦可出现阳性。不对称提示一侧脑损伤较重。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5)不(非)对称性紧张性(强直性)颈反射 (ATNR)

婴儿仰卧,将头会转向一侧,出现面朝向一侧的上肢伸直,枕侧上肢上举为阳性。一般3-6月消。不同学者对这一现象报告时曾用过“强直性颈反射”和“不对称性颈反射”两个名称,现统称不(非)对称性紧张性(强直性)颈反射。由于观察对象多少、地区不同,报告消失月龄跨度比较大。我们观察此反应自发出现拉弓射剑状意义更大。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5)对称性紧张性(强直性)颈反射 (STNR)

操作者坐位,孩子俯卧在操作者双腿上,四肢自由下垂,扶持孩子低头屈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头伸直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为阳性。是一种本体感觉反射,由颈部肌肉和关节受到牵拉而引出。一般8-9个月消。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7)降落伞反应反射(Parachute reflex保护性伸展反射)

抱着俯卧状婴儿使其突然往下或让婴儿坐在床上轻轻侧推一下,婴儿双手对称地突然张开或往旁边倾斜伸手扶床为阳性。是保护性反应, 一般9个月开始出现。如果一侧上肢没有出现支撑动作,注意有无臂丛神经损伤或偏瘫等。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此反射缺如或延迟出现。

8)交叉伸展反射 (Crossed extensor reflex)

握住新婴儿儿一条腿的膝部使腿伸直,当敲打或按压这条腿的脚底时,另一条腿会立即弯曲,然后又很快伸直。出生后4-5周消。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9)踏步(迈步)反射 (Stepping Reflex)

竖抱婴儿,将脚放在床面,轻缓地移动向前,出现迈步动作为阳性。踏步反射是以后正常迈步的基础,一般610周消,脑损伤时该出现时没有或消退明显延长。较大婴儿扔有踏步反射应注意脑瘫的不随意运动型。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10)巴宾斯基反应(Babinski Reflex

用手沿足底外侧向前轻划,引起足踇趾上跷其余分开为阳性1岁内阳性是因中枢神经通路发育还未成熟,1岁半还不消失提示锥体束受损。在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不管月龄,自发的强阳性,即足踇趾显著背翘外展、其余四指扇形分开,是脑瘫倾向的重要表现。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11)踝阵挛(Ankle clonus

孩子仰卧,检查者一手托起腘窝部,使膝半屈位,另一手握住足部,突然用力背伸踝关节,继而放松,出现踝关节急速伸屈运动3-4下以上为阳性。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病理反射。双侧阳性提示脑瘫是以痉挛为主的类型,双侧锥体束均受累;一侧阳性提示一侧锥体束受累较著。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12)足抓握反射(Foot grip reflex

将手按于宝宝前部足底时,脚趾出现弯曲好像要将物体抓住一样为阳性。一般6个月消。脑瘫孩子常1岁后扔阳性,是影响正常行走的因素之一。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13)膝腱反射(Tendon jerk

用手指较轻叩击膝腱,注意引出的膝腱反射为激发股四头肌收缩,不要把叩击引起的震动误认为引出的膝腱反射,有小儿神经科专家提出婴儿膝腱反射用手指轻叩优于用叩诊锤。一侧亢进注意偏瘫,双侧未引出注意脊肌萎缩症、肌肉代谢疾病等。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14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

此反射的主要特点是仰卧位时伸肌张力增高,俯卧位时屈肌张力增高,3-4个月消失。4个月后阳性常俯卧时呈屈曲状臀高于头的异常姿势。

婴儿神经运动之反射检查

(15)立直反应( Righting reflex

又称矫正反应,是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出生即可见,但多见于出生后3 -4个月,持续终生。脑发育落后或脑损伤患儿立直反应出现延迟,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残存可影响立直反应的建立。立直反射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驱干与四肢间的协调,是平衡反应的基础。立直反射不建立,婴儿便不能正常翻、爬、坐、站和走。

颈立直反射”维持至6-8个月。婴儿仰卧,将其头向一侧转动,肩部、躯干、骨盆都随头转动的方向而转动为阳性。

“躯干头部立直反射”见于2-3个月至5岁。小儿仰卧,检查者握住孩子两下肢向一侧回旋成侧卧位,孩子头部也随着躯干转动,并有头部上抬的动作为阳性。

16)倾斜反应(Tilting reaction

又称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撑面发生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分仰卧位倾斜反应、俯卧位倾斜反应、膝手爬位倾斜反应、坐位倾斜反应、立位倾斜反应等。

现介绍坐位倾斜反应(sitting tilting reaction),孩子坐位,检查者用手分别向前、后、左、右推动使其身体倾斜。孩子为了维持平衡,出现头部和胸部立直的同时,分别出现两上肢迅速向前方伸出,倾斜侧上肢立刻向侧方支撑、另一侧上肢有时伸展,两手迅速向后方做支撑动作等。前方6个月左右出现、侧方7个月左右出现、后方10个月左右出现,终生存在。坐位倾斜反应出现,标志着坐位姿势发育成熟,开始向立位方向发展。

17阳性支持反应(Positive supporting reaction

使婴儿立位足趾、足触及桌面,出现下肢伸支持身体为阳性。是足趾、足前掌皮肤接触地面时,触发一系列反应来保持关节、肌肉的平稳以维持身体平稳和负重,正常的支持反应是人们站立和行走的先决条件。反射存在时期02个月。

 

出现病理反射,原始反射该出现时不出现、该消退时明显延迟,保护性反射该有时缺无等为反射异常。引起反射异常的原因、疾病结合全面检查确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