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防治中,感染的预防最为关键,在这就不赘述。一旦已经感染,预防和减轻感染中的施瓦茨曼反应,就是减轻病情、避免丧命的有效措施。
除了对抗病毒、应用阻抑微循环障碍的药物外,本文简介通过施瓦茨曼反应的实验研究,对预防和减轻新冠肺炎中的施瓦茨曼反应措施的启示。
l Shwartzmen反应分为局部型和全身型。局部Shwartzmen反应是于家兔皮内注射适量内毒素后,18-24小时再静脉注射内毒素,不久即可观察到在皮内注射部位出现局部淤血水肿、出血、坏死。全身Shwartzmen反应是间隔18-24小时两次静脉注射次休克剂量的内毒素,在第二次注射后不久出现全身广泛的出血、坏死,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无论局部还是全身,如果两次注射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出血、坏死均明显减轻,甚至不出现。如果局部改成先静脉后皮内注射,也不引起明显的局部改变。人类暴发型流脑皮肤出血坏死的瘀斑就是典型的局部型Shwartzmen反应。

l Shwartzmen反应第一个要素是微血管、血细胞致敏,那些部位微血管致敏,那部位就激发出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因此新冠肺炎感染后患者一定要放松、休息、多饮水保持血液较低的粘稠度有利于阻抑微循环障碍。目的是阻抑病毒扩散到全肺,因为扩散到全肺遇激发因素就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否则仅是一般肺炎。
l Shwartzmen反应第二个要素是致敏后的微血管、血细胞遇激发因素才出现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已知主要激发因素有:内毒素血症、病毒血症、多种细胞因子、能激发内、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升高的情况等。2003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测6例SARS病人急性期血清,耐热内毒素均阳性,浓度高于2000个国际单位,而一般高热患者均阴性,提示SARS病人存在微循环障碍“致敏—激发”的又一重要因素内毒素血症。已有报告紧张、寒冷等均可使内源性儿茶酚胺升高;我们实验研究也观察到家兔病毒肺部致敏后冰块刺激出不同程度SARS表现,因不是每个动物均出现,不宜做药效比较,未予报告。因此感染后避免各种激发因素非常重要。
l 我们实验研究观察观察到,家兔植物神经类型也影响对儿茶酚胺的反应,大剂量肾上腺素可使全部家兔发生肺水肿;较小剂量肾上腺素使部分家兔发生肺水肿。较小剂量发生发生肺水肿的家兔给肾上腺素后血压为骤升骤降型,显示交感神经处于亢进状态。有学者报告,家兔切断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可复制出肺水肿,也支持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占优势易发生ARDS
。因此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患者应格外注意阻抑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有感染者保持平稳心态非常重要。
l 我们实验研究观察观察到,妊娠家兔肺部致敏尚未激发就可出现不同程度ARDS改变。提示妊娠期间是高危状态,应格外防范感染。
l 基于病毒/内毒素损伤所致“高敏”状态24-48h最著,可持续一周左右。此期间尤应避免各种激发因素;如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高敏期还会延长。
l 由于儿茶酚胺升高是激发微循环障碍及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感染后应避免外源性儿茶酚胺类药物。
l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升高是ARDS的重要激发因素;临床肺功能障碍程度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升高水平也有关,因为肺毛细血管小静脉内皮细胞摄取、灭活去甲肾上腺素,如有人观察到肺灌流的去甲肾上腺素经肺循环一次有40%被移除,因此肺部感染/各种因素损伤肺都可致内源性儿茶酚胺及内皮素升高。原有呼吸道疾病的新冠肺炎易为重型此也是因素之一。另外肺部有感染或损伤,肺血管已处于致敏状态,病毒侵入就可激发出微循环障碍。有基础病的要格外防范发展成重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