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观察到,阻抑微循环障碍的治疗,对重症感染性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比过去疗法效果更好。
影响在抗重度新冠肺炎中加用阻抑微循环障碍的治疗另一个因素就是,大家熟悉免疫反应,而对施瓦茨曼(Shwartzmen)反应了解较少,现将Shwartzmen反应简介如下:
l Shwartzmen反应1928年由Shwartzmen发现,他以革兰氏阴性菌苗为家兔皮内注射,24小时后再用同种或异种菌苗为同一动物作静脉内注射,数小时后即可在原皮内菌苗注射处出现红肿、溃疡等反应。因归不进属于免疫反应的那一种,称之为Shwartzmen现象,后来有人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改称为Shwartzmen反应。
l 进一步的研究将Shwartzmen反应分成局部型和全身型。局部Shwartzmen反应是于家兔皮内注射适量内毒素后,18-24小时再静脉注射内毒素,不久即可观察到在皮内注射部位出现局部淤血水肿、出血、坏死。全身Shwartzmen反应是间隔18-24小时两次静脉注射次休克剂量的内毒素,在第二次注射后不久出现全身广泛的出血、坏死,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无论局部还是全身,如果两次注射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出血、坏死均明显减轻,甚至不出现。如果局部改成先静脉后皮内注射,也不引起明显的局部改变。
l 我们受暴发型流脑大片瘀斑与局部型Shwartzman反应相似的启示,沿此途径建立了内毒素/病毒所致ARDS、重症病毒肺炎和心脏、小肠、胰腺、肝脏微循环及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还延全身型Shwartzman反应途径建成了病毒DIC动物模型。一系列实验研究还验证了山莨菪碱、酚妥拉明、大剂量维生素C和一些活血化瘀中药防治有效。






l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我们还提出,Shwartzmen反应是一个以微循环障碍为主的反应,局部型是局部微血管被病毒、细菌等侵袭后反应性增高,在8小时-8天致敏期内,遇多种激发因素即可激发出明显的局部或某脏器微循环和功能障碍障碍。此微循环障碍中流出受阻是重要环节,发生在氧气交换的肺,不仅可致命还可引起全身重要脏器因严重缺氧而损伤。全身型是血细胞致敏后激发的DIC。
l Shwartzman反应与过激的免疫反应虽然关系密切,均有细胞因子风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但是两个环节。
l 重症新冠肺炎合并休克主要是全身型Shwartzman反应,ARDS、心肾等损伤主要是局部型型Shwartzman反应。临床重症常局部型与全身型同时存在。均应适时、适量加用阻抑微循环障碍的药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