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器官是抗肌痉挛的有效易操作途径
标签:
腱器官抗痉挛蕾波法 |
分类: 小儿脑瘫 |
腱器官又称腱梭,位于肌肉-肌腱移行部的肌腱侧,是感受骨骼肌张力变化的一种本体感受器。1875年由意大利学者Golgi发现,故又名高尔基腱器官(Golgi tendon organ)。
当肌肉受到牵拉时,首先兴奋肌梭而发动牵张反射,导致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当牵拉进一步加大时,兴奋腱器官,通过Ib类纤维激活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同一肌肉的α 运动神经元,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这样可避免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
腱器官对被动牵拉不如肌梭敏感,腱器官主要感受肌肉的张力变化,对点压、推压敏感。我们在临床已观察到,在减轻脑瘫孩子肌肉痉挛、阻抑病理反射方面,腱器官对电针刺激不如点压、推压敏感。
我们多年来大量临床已证实,用手指或园石等光滑硬物点压或辅用蕾波啫喱或耦合剂推压肌张力增高或痉挛肌肌腱-肌肉移行部肌腱侧的腱器官,可有效减轻或消除该肌肉的肌张力增高、缓解痉挛、阻抑反射异常。
腱器官部位多有祖国医学的穴位,我们从实践中还找到了一些更接近腱器官的新穴。如脑瘫上肢旋前圆肌牵张反射亢进、痉挛时,点压旋前圆肌腱器官“抗前臂旋前穴”3分钟,旋前圆肌痉挛即可缓解,前臂旋后90度回弹角由异常的130度恢复到正常的90度。点压或推压与踝阵挛阳性、巴氏征阳性、侧弯反射阳性等相关的肌群腱器官部位的传统穴位或新穴可使这些病理反射2-5分钟暂时转阴。
分析临床许多抗痉挛、缓解肌肉等疼痛的有效方法,不少都主要或部分通过腱器官途径。这些实践结果相互支持,在人体证明了腱器官途径的抗痉挛、止疼价值。相关临床实践和研究有:
Ø
肌肉起止点疗法是对肌肉等软组织损伤所致的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亦称反阿氏穴法。大多数反阿是穴与出现疼痛的阿是穴是分部在同一块肌肉上,反阿氏穴多在肌肉起止点部位,这正是最接近腱器官的部位。该法主要方法是通过点揉、针刺等方法刺激反阿氏穴。我们分析此法有效的重要机理之一是,通过腱器官解除了肌痉挛,痉挛所致的微循环障碍也随之好转,打破了肌痉挛与微循环障碍间的恶性循环,使临床肿胀、疼痛消退,功能恢复。
Ø
分析点穴止疼的穴位多在疼痛肌肉的腱器官部位。
Ø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经”是方法的意思、“筋”是指肌肉、肌腱、筋膜等软组织,此法中称之的“筋结”、“经筋病灶”指的是肌肉痉挛、肌肉肌腱挛缩、软组织粘连、局部血液瘀滞等。分析已找出的200多个经筋穴位中,不少在或接近腱器官部位。我们祖先很早就认识了腱器官部位的临床价值,经筋疗法中不少方法是通过刺激腱器官起作用。
Ø
Andy Hsu 教授推出的神经肌肉激活技术(ANRM)阻抑痉挛亦与通过Ib 神经系统、腱器官有关。
Ø
美国狄克逊推出的肌筋膜按摩法是按解剖、生理对肌肉、筋膜的按摩疗法,其中部分也与刺激腱器官有关。
Ø
李丽谏等报告,体外冲击波治疗2-5岁痉挛型脑瘫伴小腿三头肌痉挛的常规治疗组40例和冲击波治疗组40例。治疗10周后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的肌张力变化、用表面肌电评定小腿三头肌的兴奋性,证明体外冲击波能缓解患儿肌肉痉挛,降低肌肉张力,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冲击波是能量突然释放而产生的在极短时限内达到极高峰值压力的三维压力脉冲,具有压力瞬间增高的特性。我们分析通过腱器官缓解痉挛是体外冲击波重要机理之一,如果聚焦式对准痉挛肌的腱器官效果会更好。
Ø
Bobath法的关键点调节法是用扶持、点压某个部位、固定某种姿势来缓解痉挛。分析扶持、点压的部位不少是痉挛肌的腱器官部位,固定的姿势也是牵拉了痉挛肌和拮抗肌。
Ø
辅用精油的徒手SPA推压或辅用热石推压缓解痉挛、疼痛部分环节也是通过腱器官。
Ø
湖南中医药大学初晓研究按法对肌痉挛大鼠痉挛等级变化的影响,结果是与模型组相比,按肌腹组、按肌腱组大鼠肌张力下降(p0.01),提示按法能够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其中按肌腱组大鼠肌张力下降较按肌腹组更为明显(p0.01),提示按肌腱组能更为有效地缓解大鼠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 按肌腱组较按肌腹组,能更为明显地升高肌痉挛鼠血浆中Gly、GABA含量(p0.01)。 此研究是点压痉挛肌腱器官缓解痉挛的实验医学佐证。 实验结果还提示提高血浆中Gly、GABA的含量是点压腱器官缓解肌痉挛的环节之一。
腱器官途径阻抑肌肉痉挛是有效、安全、经济、易于操作的自然疗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许多药物、有创疗法弊端较多的今天,通过腱器官途径就更加珍贵。有条件的单位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提高和推广该类方法的临床应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