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波姿势肌动学评定和推点干预增加反射异常

标签:
脑瘫反射异常新解姿势肌动学评定 |
分类: 小儿脑瘫 |
肌动学(kinesiology )是研究人体运动机制,特别是肌肉运动机制的学问,有很多分支,我们将其用于脑瘫和肌痉挛所致异常的其他疾病评定后,由于有了更有针对性的干预,疗效明显提高。
脑瘫时蕾波姿势肌动学评定的主要内容有:首先评定脑瘫主要是那个类型;如果是以痉挛为主的类型,要检出痉挛肌是哪些,痉挛程度,有无挛缩、粘连等;拮抗肌是哪些,有无力弱、麻癖、萎缩等;相关关节状况有无松弛、粘连、脱位等;所在肌筋膜链状况,是否受累及具体状况;相关微循环及淋巴回流状况等。
基于蕾波推顺、点穴(以下简称蕾波推点)是阻抑肌肉痉挛更有效的方法,分析蕾波推点可使脑瘫的肌张力、姿势、运动异常同步减轻,反射异常也常不同程度阻抑的临床现象,提示反射异常亦可能与某组肌肉痉挛有关;从肌动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反射异常的临床表现予以干预后,反射异常几分钟即可被暂时阻抑,我们推论脑瘫时反射异常主要发生机理是: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所致的不同肌群的牵张反射亢进或/和与该肌群神经支配相关的皮肤反射区对触觉、叩击震动等刺激异常敏感,激发相应肌肉收缩、痉挛所致,中间环节较为复杂,但终末效应均是某组肌肉牵张反射亢进、收缩、痉挛。
我们依此推理应用蕾波推点干预脑瘫反射异常,不仅获得了阻抑脑瘫反射异常及其他异常更好的疗效,也是对反射异常新解的有力临床佐证。因此对脑瘫的姿势肌动学评定增加了反射异常一项,即存在哪些反射异常,并对反射异常进行如下干预:
1 阻抑踝阵挛
踝阵挛(ankle clonus)是脑损伤引起的小腿后侧肌群明显牵张反射亢进所致的阵挛。可检查时激发亦可一些刺激引起自发出现。一般阵挛连续超过3次为可疑异常,超过5次为明确异常。
主要干预方法是点压或/和推压蕾波抗足跖屈穴(抗踝阵挛穴、抗尖足穴),此处是小腿三头肌的腱器官部位。一般推/点3分钟左右,可阻抑1-3小时,每天多次进行可逐使踝阵挛消失。
2 阻抑巴氏征阳性
巴氏征(Babinski Reflex)主要表现是轻划足底外侧缘时或自发出现的足踇趾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表现。巴氏征一般1岁左右消失,1岁半还存在为异常,各月龄自发强阳性亦是异常。巴氏征是中枢神经通路发育还不完善或锥体束受损引起,终末效应是以足趾踇长伸肌为主的足趾伸肌收缩。
主要干预方法是点压或/和推压蕾波抗足趾背屈穴(抗巴氏征穴、解溪穴),此处是伸足趾肌的腱器官部位。一般点/推1-2分钟可阻抑巴氏征阳性1-3小时。每天多次进行可逐使巴氏征转阴。
3 阻抑躯干侧弯反射阳性
躯干侧弯反射(Trunk Incurvation Reflex)阳性主要表现是轻划孩子一侧背部,躯干弯向刺激侧,肩部与骨盆向同一方向移动。一般躯干侧弯反射出生后2-3个月消失。脑瘫不随意运动型易出现阳性,重症其他类型脑瘫亦可阳性。
躯干侧弯反射是背部肌肉相关皮区对触压异常敏感,激发同侧背部竖脊肌等肌肉收缩。
主要干预方法是,辅用蕾波啫喱或耦合剂推压脊柱两侧肌肉或/和点压华佗夹脊穴。一般推或/和点4-5分钟可阻抑1-3小时,每天多次进行可逐使躯干弯曲反射消失。
4 阻抑足抓握反射阳性
足抓握反射(Plantar grasp reflex)是一种原始反射,是足底受刺激时足趾呈抓握状跖屈,一般出生15个月不消失为异常。如出生15个月后仍阳性或之前足抓握过强为异常。
足抓握反射异常是脑损伤引起的足趾屈肌收缩。
主要干预方法是,辅用蕾波啫喱或耦合剂推压足趾屈肌和伸肌。足趾屈肌是痉挛肌,足趾伸肌是拮抗肌,应按蕾波推顺按摩原则采用不同的手法。效果也是几分钟可暂时阻抑,多次可使其完全消退。
5 阻抑非对称紧张性颈反射阳性
非对称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ATNR) 是指婴儿紧张或检查时出现的一种面偏向一侧、枕部侧上肢上举、面朝向侧上肢伸直的拉弓射箭样的姿势。5个月前因神经系统和肌肉协调发育还不完善,出现此现象不一定是异常。6个月后出现或稍前上述姿势明显为异常。
我们在临床观察到,非对称紧张性颈反射与紧张性头偏斜密切相关,不少婴儿仰卧位时表现为ATNR,抱成坐位或立位时表现为紧张性头偏斜;仰卧位转动头部激发ATNR时,常颈部有阻力;对ATNR主要采用干预紧张性头偏斜的方法效果亦好,即辅用蕾波啫喱或耦合剂推压双侧颈肩肌肉,特别是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较重的还要涉及到斜角肌、髂肋肌、最长肌等。
6 阻抑紧张性迷路反射阳性
紧张性迷路反射(
7 阻抑膝反射亢进
膝反射亢进(Westphal Sign)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髌韧带对叩击刺激反应增强,激发股四头肌收缩引起。点或/和推压股直肌肌肉-肌腱移行部的腱器官可使之减轻。
8 交叉伸展反射(正常出生2个月后消失)、踏步反射(正常出生2个月后消失)、拥抱反射(正常出生4个月后消失)、手持握反射(正常出生4个月后消失)等原始反射消失过晚/残存或降落伞反应反射(正常出生9个月后出现)等保护性反射出现推迟或不出现也多为脑损伤所致的某组肌肉痉挛未有效解除或肌群协调、肌力增长等存在问题,应具体分析解决。
脑瘫存在姿势、运动、肌张力、反射四个方面最基本的异常。这四个方面的异常是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一个障碍在四个方面的表现,其相互关系是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引起反射异常,反射异常造成肌张力异常,在这个基础上就表现出了姿势和运动的异常。因为反射异常是恶性循环的始动环节,蕾波姿势肌动学评定及推点干预增加反射异常大大提高了对脑瘫机理的进一步认识和干预效果。脑瘫异常的有效干预保障了早期干预的脑瘫孩子能按照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多数能康复到基本正常,较晚应用的也会有较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