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肌筋膜链核心肌群角度认识脑瘫适时立位训练的重要

(2018-12-07 07:24:04)
标签:

蕾波法

立位训练

肌筋膜链

核心肌群

分类: 小儿脑瘫

从肌筋膜链核心肌群角度认识脑瘫适时立位训练的重要

 

蕾波法治疗脑瘫的“纠-训-纠”原则,是指先用手法纠正脑瘫的反射、肌张力、姿势异常,接着就按照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纠正异常是为了给功能训练创造条件,即便纠正异常的方法目前已改进到了效果更好的推顺按摩点穴,如果没有正确的功能训练,也得不到好的康复效果。当然功能训练没有纠正异常的基础是不能很好完成的。

按照发育规律进行的大运动训练主要指翻身、独坐、爬行、独站、独走相关的训练,其中适时立位训练最为重要。一个较重的脑瘫孩子,如果接近1岁这些都还不能完成,我们就舍弃爬行训练,以立位训练为主,主要训练独站、独走,用一定时间复习一下翻身和独坐

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适时立位训练不仅促进了站、走,也使翻、坐训练更容易了,适时立位训练实际上促进了整个大运动。而坚持一定要训练好翻、坐再进行立位训练的,不仅在最佳期耽误了站、走,翻、坐也没训练好。

我们用肌筋膜链及核心肌群就好理解这个现象了,正常的翻、坐也需要正常的下肢肌肉参与,翻、坐、站、走动作需要参加的肌肉常常在一个肌筋膜链内,翻、坐、站、走需要整个相关的肌筋膜链及核心肌群均正常才行。

我们分析到,适时的蕾波立位训练能涉及到了整个相关的肌筋膜链及核心肌群,而卧位或坐位的干预是达不到的。

研究证实,机体存在多组把一些肌肉连在一起的筋膜线,目前已报告的筋膜线有12条,每条线内的肌肉构成了肌肉链,总称是肌筋膜链。

因为每块肌肉都被筋膜沿不同方向包裹,因此一个肌筋膜链内的任何一块肌肉活动或保持姿势时,都是互相影响的,其中有一异常就影响到整个肌筋膜链的功能

例如人体后表筋膜线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连竖脊肌,下连腘绳肌等,使脊柱、骨盆、下肢功能密切相连

从肌筋膜链核心肌群角度认识脑瘫适时立位训练的重要

核心肌群指位于腹干,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群,包括腹肌、骨盆底肌、下背肌竖脊肌等。肌筋膜链的研究使核心肌群扩大到包括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下肢肌群。这些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重要的稳定、协调等作用。

基于适时、正确的立位训练在脑瘫康复中非常重要,再次向大家介绍按发育规律进行的蕾波主要立位训练项目: 

1 迈步意识训练

新生儿期即开始,半悬吊状扶持双腋下、重心稍前倾、左右重心转换,促其迈3-5步,每天2-3次。有踏步反射的可将踏步反射逐渐转化为正常的主动迈步。诱发尖足的,先用推顺按摩、点穴纠正异常,接着进行迈步训练。

2 骑大腿坐起训练

家长仰卧位,让孩子骑在一侧大腿上,扶双手进行坐下-起来训练。

    7-8个月开始,每次3-5个,每天3-4次。

3 蕾波坐起椅矫正训练

扶持两足肩宽坐后,用小薄板调整足掌能持重,绑带固定小腿,足部矫正在正确位置。扶持或用语言、玩具引导孩子做站起-坐下的动作,起来时如双膝向内弓,两膝间绑一适宜的厚垫阻抑。

8-9个月开始,每次3-5个,每天3-4次。

从肌筋膜链核心肌群角度认识脑瘫适时立位训练的重要

从肌筋膜链核心肌群角度认识脑瘫适时立位训练的重要

4 蕾波立板矫正训练

蕾波立板靠墙倾斜5-10度固定,或与坐起椅背靠背相互支持固定。孩子背靠板两足肩宽站立,大腿、小腿用柔软绑带固定,腰、髋控制不好的腰、髋也固定。有膝反张的腘窝部垫适宜厚度的垫,有足内翻的小楔形板垫在足掌外侧,足外翻垫内测,尖足的垫前脚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应双手向前握一适宜木棒或家长握住双手在胸前。

矫正站立后家长和孩子亲切交流。此种立位持重、矫正站立8-9个月开始,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3-4次。

从肌筋膜链核心肌群角度认识脑瘫适时立位训练的重要

矫正站立数日后增加以下项目:

髋关节屈伸及腰背肌训练:松解腰、髋固定带,用语言、玩具引导孩子弯腰90度取物后抬起站直,反复进行每次10个左右,每天3-4次。

从肌筋膜链核心肌群角度认识脑瘫适时立位训练的重要

单腿持重另腿踢物:松解一侧下肢固定带,引导该腿向前和向外前方踢物,左右交替1-2次。

跨步站:引导松解侧下肢主动抬起放在适宜高度小凳上,调整姿势后跨步站立2-3分钟,换另下肢。

从肌筋膜链核心肌群角度认识脑瘫适时立位训练的重要

5 扶持矫正蹲起训练

由三人操持,两人坐在垫上,除用双手扶持髋、膝外,还需用双脚轻踩孩子足面及跟腱固定下肢正确的位置,有髋内旋的,要扶持于轻髋外旋位站立、蹲起,第三人扶双臂协助做蹲下、起来动作,主要是用语言等引导孩子主动站起、蹲下,需要时可稍加助力促其站起,不要拉起。蹲起训练应蹲下-站起的动作较慢,动作较快对肌力增长、异常矫正均不利。蹲下90度或更低再站起。有屈髋、屈膝的立起后要扶持站直片刻再做下一个。膝反张扶持微屈膝站立片刻做下一个。

8-9个月开始,每次10个左右,每天3-4次。

从肌筋膜链核心肌群角度认识脑瘫适时立位训练的重要

脑瘫孩子进行以上训练都是贯彻“纠-训-纠”原则,先用推顺按摩、点穴纠正异常后再进行坐起、立板、蹲起训练又是在矫正下进行,不仅可增加肌力,也强化了对异常矫正。

有学者用足底压力分布与肌电特征,观察蹲起动作对脑瘫偏瘫的影响,结果是蹲起可增加大腿肌肉肌力、健侧更著,深蹲对患侧增肌力作用增加。

6 点穴促进独站训练

  孩子站立后双手扶髋部,双拇指放在环跳穴部位,轻轻离开1-2厘米,孩子要倒时,点压该穴并扶持片刻,反复数次,每天3-4次。多日后孩子就能站稳。

10个月左右开始,每次5分钟左右,每天3-4次。

7 扶髋行走

12个月左右开始,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3-4次。

8 扶髋穴位刺激迈步

对无迈步意识的孩子适时进行扶髋穴位刺激迈步训练:立位,双手扶持骨盆,拇指压于大腿前侧上部的脾关穴,余指压于臀部的环跳穴,左右重心转换双下肢交替持重,前后施压刺激抬起不持重侧下肢,可激发出该腿向前迈步,多日后主动的迈步意识就可形成。主动迈步后继续以上述方法扶髋,不加穴位刺激,并逐渐过度到轻扶、不扶,在保护下让孩子独走。

12个月左右开始,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3-4次。

从肌筋膜链核心肌群角度认识脑瘫适时立位训练的重要

9 保护下独走训练

靠墙站后引导向前迈几步到独走。12个月左右可随时进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