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蕾波点穴推顺在脑瘫口腔运动障碍时的应用

(2015-11-16 19:15:48)
标签:

蕾波点穴推顺

脑瘫口腔运动

分类: 小儿脑瘫

蕾波点穴推顺在脑瘫口腔运动障碍时的应用


口腔运动包括吞咽、咀嚼、语言的构音等,脑瘫时常有障碍, 较重孩子常三个方面均受累。临床观察到,辅用耦合剂的蕾波推顺按摩和点穴可有效阻抑异常、促进正常功能建立。

针对吞咽、咀嚼、构音障碍的蕾波推顺按摩,主要是辅用耦合剂、着力到肌层,从相关肌群一侧起止点向另侧起止点推压,先向心性推压2-3次,以推出陈血、促进淋巴回流、引来新血为主要目的;然后以刺激经络、穴位和牵拉肌肉为主要目的,向心或离心推压数次。促进咀嚼功能时加点压下关穴、颊车穴等。一般每次20分钟左右,每日2-3次。

面颊及颈前部点穴推顺时,宜在温暖的环境、仰卧颈后垫枕、头后仰充分显露前颈部进行,耦合剂应加温略高于皮温。

口腔运动的相关肌有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咬肌、颞肌、翼内肌为闭口肌,能上提下颌骨,使上、下颌牙齿互相咬合;冀外肌为张口肌。咬肌起自颧弓,肌束向后下止于下颌角的咬肌粗隆,紧咬牙时,在颧弓下可见;颞肌起自颞窝,肌束呈扇形向下聚集,经颧弓的深面止于下颌骨冠突;翼内肌和翼外肌均位于下颌支的内侧面。

蕾波点穴推顺在脑瘫口腔运动障碍时的应用

前颈部推压应自下颌骨经舌骨上肌群、舌骨、舌骨下肌群达胸骨柄上窝,对咬肌推压应自下关穴至颊车穴。

广义的咀嚼肌还包括舌骨上肌群。4块舌骨上肌群的作用是拉舌骨向上。

舌骨下肌群也是口腔运动的重要肌,4块舌骨下肌的主要作用是拉舌骨向下,以起止点命名分别为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蕾波点穴推顺在脑瘫口腔运动障碍时的应用

下关穴位于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为咬肌起始部;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点压可直接刺激咬肌。

蕾波点穴推顺在脑瘫口腔运动障碍时的应用

口腔运动障碍时除上述治疗,还应增加用吸舌器(舌肌康复器)向各个方向牵拉舌及按发育规律及时的面对面训练吞咽、咀嚼、发音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