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波推顺按摩在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标签:
肌筋膜触发点mtrp腱器官 |
分类: 蕾波推顺按摩点穴临床应用 |
临床肌肉、筋膜疼痛较为多见,其中肌筋膜触发点(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MTrP)疼痛约占半数。MTrP是一个局部疼痛的骨骼肌及筋膜上的绷紧肌纤维痉挛带、结节、条索或局部肌肉纤颤反应等。这个部位除触压时疼痛加重还可引起远处牵涉痛。
近年国内外对肌筋膜触发点研究较多,敏感点是致敏的神经末梢,而活化部位是功能失调的终板。肌筋膜疼痛综合症(MPS)是指潜在触发点因劳累、损伤、不良姿势、疾病等促其活化而引起腰背、颈肩、腰腿、关节周围等疼痛。
研究已证实,人体和动物的MTrP主要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处,而且6个月大婴儿就有潜伏的MTrP。我们临床观察到,肌腱向肌肉移行处的腱器官部位也是MTrP的出现部位,一条肌肉有多个MTrP,多在肌肉中部和两端。临床MTrP测定也证实此点,可以认为潜伏的MTrP就是神经肌肉接头和腱器官。
刺激腱器官在痉挛肌可缓解痉挛,在正常或力弱肌可增加肌肉兴奋性,受到损伤时又是MTrP活化的部位。
我们在软组织微循环的研究中观察到,较轻的激发微循环障碍因素存在时仅在微循环的分水岭区出现小的局部微循环淤滞、液体漏出水肿、出血、坏死、纤维化等一系列改变。纤维化牵拉不仅可通过神经末梢产生疼痛,促发肌肉痉挛,也可因牵拉周围微血管、阻碍血流加重微循环障碍。我们分析MTrP活化就是多因素所致的肌肉、筋膜局部微循环障碍及恶性循环的结果。
目前MTrP疼痛主要治疗方法有按摩、牵拉肌肉、理疗、针灸等。基于改善局部微循环、牵拉痉挛肌肉、推拨消除结节条索是主要治疗原则,辅用耦合剂的蕾波推顺按摩可有效针对上述三个环节,因此我们对一些肌筋膜触发点疼痛者应用此法,初步见到了更好的疗效。
主要方法是先辅用耦合剂延疼痛肌及其所在肌筋膜由远端起止点到近端起止点向心性地推压3次,主要目的是推出陈血、促进淋巴回流、引来新血及牵拉痉挛肌纤维;然后对肌筋膜触发点点压,有结节、条索的增加指拨法数次;最后再向心性推压数次,目的是促进淋巴回流,送走血管外的多余液体及非组织的有形成份。重覆次数及间隔视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