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佐治肌张力高的蕾波推顺按摩

(2013-08-21 07:19:11)
标签:

肌张力高

肌痉挛

健康

分类: 高危儿干预

 佐治肌张力高的蕾波推顺按摩

   近年临床证实,根据对肌张力高、肌痉挛所致异常的肌动学评定,采用蕾波推顺按摩,可有效降低肌张力、阻抑痉挛,明显提高治疗相关疾病的水平,现将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针对肌张力高、肌痉挛所致异常的蕾波推顺按摩主要包括“推、点、拨、拉、动”五个方面:

1“推”是辅用耦合剂等推压痉挛肌和拮抗肌。着力于肌肉层、由肢体远端延肌纤维方向向近端推压,可有效推出陈血、引来新血,对痉挛肌可打破肌肉痉挛与微循环障碍之间的恶性循环,对拮抗肌可有效改善肌肉微循环、增加肌力。对痉挛肌推压还可通过推压的牵拉,减轻痉挛。对拮抗肌推压还可通过刺激与肌肉相关的神经、经络、穴位增加肌力。

2“点”是点压痉挛肌腱器官或其附近的穴位缓解痉挛及点压拮抗肌上的神经肌肉接头或其附近的穴位兴奋拮抗肌。腱器官在肌肉起止点肌肉与肌腱移行部,是接受牵拉、点压信息的敏感点。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进入肌肉,分成若干细小分支前的部位,多在肌腹中部,从神经纤维传来的信号通过接头传给肌纤维,产生肌肉收缩等效应,也是肌肉接受点压等刺激的敏感点。

3“拨”是无创的以手指代刀剥离粘连等,由专科医师进行。

4“拉”是牵拉痉挛肌群。对较轻的痉挛“推、点”后如关节活动度已接近正常,即可省去对痉挛肌的牵拉;对较重痉挛“推、点”后牵拉,也不用太费力即可到位,减少了牵拉致伤的发生。

5“动”是用引导式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引导正确的主动运动。包括引导主动收缩拮抗肌增加其肌力同时也牵拉痉挛肌的运动和按正常发育规律应有的大运动,手的精细运动及口腔等其他主动运动。对引导不出翻、坐、爬、站、走的,采用穴位刺激的方法,点穴促进大运动的方法比过去被动方法能调动更多的主动成分,因此效果更好,比Vojit压迫诱发带的方法更安全、方便。

    “推、点、拉、动”每天要多次进行,一般孩子觉醒时宜每小时1次,每次10分钟左右。因为有效的干预,一般异常能被压制1个小时左右,手法好的可长一点,要在错误的中枢又要支配之前,再输入一次正确信息,达到乘胜追击、治疗肢体异常的同时改变脑。

    对异常肢体的有效干预,不仅是纠正肢体异常,也是通过外周改变脑的重要方法,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过程。功能性磁共振还证实,输入的信息必须正确,才能形成相应正常的中枢。

    既往在肌肉痉挛的评定及干预中,对拮抗肌的重视不够,我们通过实践认识到,肌肉痉挛时的拮抗肌是瘫痪肌以刺激拮抗肌为主的疗法不仅有助于痉挛的控制,亦可促进正常功能的建立或恢复。“推、点、动”也是有效的刺激了拮抗肌。

    “推、点、拨、拉、动”中“推”是核心,熟悉肌肉解剖生理、有正确的肌动学评定、有较好的手法,可以使推顺按摩也包含“点、拨、拉、动”的内容和效应。以小腿后侧肌张力增高为例说明:

    小腿后侧肌张力增高时,出现足跖屈痉挛,表现为扶站时足跟抬起较高、扶走时足跟不着地、足背屈角异常及触摸小腿后侧肌张力增高,与此同时其拮抗肌小腿前侧肌相对力弱。随着痉挛的进展,小腿前侧肌进入瘫痪、萎缩,小腿后侧肌痉挛加重,甚至肌腱、肌肉挛缩,二者形成恶性循环。

    此种状况,对小腿后侧痉挛肌的推压,可通过改善微循环及直接对痉挛肌纤维的推压牵拉减轻痉挛,亦就是推顺按摩也包括了“拉”的内容。这种直接对痉挛肌纤维的推压牵拉不仅疗效常常优于改变关节位置牵拉肌肉,而且要安全的多。在推压中增加点压腱器官或其附近穴位可增加抗痉挛效果。在推顺按摩中遇粘连索条应增加拨法,为预防或治疗跟腱粘连、挛缩,亦应对其拨动。

    由于推顺按摩要从肌肉起点到终点推压,小腿后侧的腓肠肌自大腿的股骨下端到跟骨,因此要自跟骨向上推至大腿中部。

    对小腿前侧肌的推压除可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肌力,阻抑其瘫痪、萎缩,并通过推压刺激激发出小腿前侧肌收缩的足背屈动作。推压中增加对小腿前侧肌上的神经肌肉接头或其附近的穴位的点压,可增强兴奋小腿前侧肌的效应。不少推压前没有明显足背屈钩脚动作的孩子,推压即可激发出明显背屈钩脚,即有效地推压也起到了“动”的效应。

    小腿后侧肌肉痉挛如涉及到最深层的胫骨后肌可合并肌性足内翻,此时其拮抗肌小腿外侧的腓骨长、短肌相对力弱,推压腓骨长、短肌,可通过改善微循环及直接刺激肌肉、神经增加其兴奋性。点压腓骨长、短肌中部的神经肌肉接头或阳陵泉穴,可有效激发腓骨长、短肌收缩,即刻纠正肌性足内翻。

    小儿脑损伤时之所以容易出现下肢受累,是因为人类大脑的结构特点造成,支配下肢的神经纤维通路是微循环最弱的分水岭区,轻度缺氧等就首先波及它。成人脑卒中时,也易发生类似异常,称之为足跖屈痉挛或足背屈障碍,应用此法也见到了更好的疗效。

    越来越多的临床实例证实,辅用耦合剂对痉挛肌和拮抗肌的推顺按摩,是治疗多种原因所致肌肉痉挛、防治肌肉瘫痪、萎缩、粘连更有效、更安全、患者没有痛苦、孩子也可欣喜接受的方法。合并癫痫或有其他疾病时,消耗体能较小的推顺按摩仍可继续进行,可使康复疗效不因暂时停止或减少功能训练而倒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