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任世光蕾波康复
任世光蕾波康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190
  • 关注人气:1,2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儿肌张力异常的检测及评定

(2013-08-17 07:25:21)
标签:

肌张力高

肌痉挛

肌动学评定

蕾波法

健康

分类: 小儿脑瘫

 婴儿肌张力异常的检测及评定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一种持续、微小的收缩状态,正常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肌张力高常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脑发育缺陷所致肌肉牵张反射亢进引起。肌张力低常见于脊肌萎缩症等神经、肌肉疾病。肌张力高、低是医生通过观察姿势运动、触摸肌肉、被动活动与肌肉相关的关节测试阻力等得出。

    肌张力高时增高的阻力动态成分为肌肉被动拉伸时神经性因素和生物力学因素所致,静态成分是肌肉从拉长状态回复到正常静息状态的非神经性因素。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因神经性因素造成肢体处于异常位置,并由此导致非神经因素的继发性改变。

    胎儿为适应子宫形状,在宫内呈屈肌张力相对高的团缩状,出生后逐渐屈、伸肌达到适应各种正常活动的协调。新生儿和幼婴屈肌张力偏高为生理性,不诊断为肌张力高,一般诊断肌张力高均是指病理性。新生儿和幼婴屈肌张力相对高时,触摸屈肌是按肌肉走形的均匀条状轻度偏高,不同于病理性肌张力高的团快状明显增高。

    不同月龄反映肢体肌张力的关节活动快角正常范围可参考下表。

    附表:判断肢体肌张力五个快角(快轻角)参考值(单位:度)

 

正常

轻度异常

明显异常

内收角

1-3月

4-6月

7-9月

 

≥40

≥70

≥100

 

20-30

 50-60

80-90

 

≤20或无阻力

≤50或无阻力

≤70或无阻力

腘窝角

1-3月

4-6月

7-9月

 

≥80

≥90

≥110

 

60-70

70-80

90-100

 

≤60或无阻力

≤70或无阻力

≤80或无阻力

足背屈角

≤80

90-100

≥110

肩外展角

1-3月

4-6月

7-9月

 

≥60

≥100

≥130

 

40-50 

90-100

110-120 

 

≤40或无阻力

≤90或无阻力

≤110或无阻力

肘伸展角

1-3月

4-6月

7-9月

 

≥60

≥100

≥130

 

40-50

90-100

110-120

 

≤40或无阻力

≤90或无阻力

≤110或无阻力

    

    肌张力高的肌群称之为痉挛肌,与其功能对抗的称为拮抗肌。机体每个关节都有两组或两组以上作用相反的肌群,互为主动肌和拮抗肌。某组肌肉痉挛时,与其对应的拮抗肌处于相对力弱状态,如果痉挛未能有效控制,拮抗肌逐渐进入瘫痪、萎缩状态,二者形成恶性循环。

婴儿肌张力异常的检测及评定

    肌痉挛是指肌肉张力增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亦为牵张反射亢进所致,一般肌肉牵伸速度越快、痉挛程度越高。牵张反射是指肌肉受到牵拉时出现的收缩反应。虽然肌痉挛与肌张力高从定义和内涵不尽相同,但发生机理、干预方法基本一致,临床可认为二者是指的同一障碍。

    肌力是指肌肉活动时的力量。肌张力高或低时常伴有肌力低,肌张力正常时也可伴有肌力低。

    肌张力增高、降低,要从三个方面来判断:

1 存在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的异常姿势、运动。

    异常姿势、运动常不受孩子情绪的影响,常常哭闹、紧张时表现的更明显。如扶持迈步时,内收肌张力高的呈交叉步态、上肢肌张力高的也会有异常表现如飞机手等,四肢肌张力低的常呈瘫软的不持重、不迈步状态等。

2 用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测定。

    注意孩子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检测者的力度要适宜,如肢体肌张力检测的5个角,快角(快轻角)均是测定肌肉的牵张反射,用力要轻而快,慢角是测定肌肉、肌腱有无挛缩、粘连等,用力要稍慢、稍重。

    关节活动度增大时要注意鉴别是肌张力低还是关节韧带松弛引起,前者常为病理状态,后者部分是良性的先天性韧带松弛症,部分为给孩子做体操时旋转关节或牵拉关节过度所致。婴儿操肢体活动主要应是屈、伸等动作,对髋、肩、踝的旋转或牵拉关节过度可拉松本来就未发育完善的关节内及关节周的韧带,特别是未按运动发育规律完成应有项目的危害更大。统计髋关节半脱位、站走时足内/外翻的,多数都有较长时间关节被动旋转或牵拉关节过度的历史。

    关节被动活动角度增大时,一般检测者能够感觉出是肌张力低还是关节松所致,加上触摸肌肉、活动关节,检测腱反射等可以鉴别。

3 用触摸法检测。

    注意孩子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检测者用温暖的手轻缓触摸。我们观察到,部分幼婴先触摸发现某组肌肉张力增高,过数天或数周才出现关节活动度的检查及姿势、运动异常。

    一般三个方面均证实肌张力高的,可诊断某组肌张力高,1-2个方面异常的可谓疑似增高,应短期内再复查。

    对某组肌张力高(肌痉挛)所致的异常,应进行肌动学评定,据此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干预。

    肌动学评定,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明确姿势运动异常的状况,初步了解痉挛肌部位,应摄像记录。

②检查相关的关节活动度。对肢体肌张力检测除上述的5个角外,还要根据该关节正常时的主要活动范围检测,如肩关节要检测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6个范围。应注意关节活动度即是肌张力的检测方法之一,异常结果中也可包含粘连、挛缩、关节松弛等因素。

③用触摸法检测肌肉痉挛、肌肉萎缩及有无粘连、挛缩等。触摸除在患者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外,还要在按关节活动范围,缓慢被动活动中触摸。

④检测相关关节状况,如有无韧带、关节囊松弛,关节内粘连等。

⑤根据以上检查,得出肌动学评定结果,此结果包括主要痉挛肌及痉挛程度、有无挛缩、粘连;主要拮抗肌及有无瘫痪、萎缩;相关关节有无松弛、粘连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