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法是婴儿肌张力检查的重要方法

标签:
脑瘫脑瘫早期诊断肌张力增高肌痉挛肌张力触摸法 |
分类: 小儿脑瘫 |
肌张力是指正常人在安静状况下肌肉仍能保持的紧张状态,它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疾病时肌张力增高或下降,均可导致姿势异常及正常活动受损。
肌张力检查法有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姿势性张力及摆动等检查法。
肢体被动运动肌张力检查中,常用关节活动度表示,上文已介绍。在婴儿脑瘫早期诊断的实践中我们体会,肢体肌张力检查除关节活动度,观察自发姿势运动和扶持、引出一些运动的主动运动肌张力检测外,触摸法对婴儿肌张力异常的认出也非常重要。
触摸法检查肌张力,首先是在孩子安静放松时,用温暖的手轻缓触摸肢体肌肉,然后按关节活动范围活动关节时触摸。肌张力增高时常表现为肌腹丰满、硬度增高。注意左右、上下比较,注意向某个方向活动关节受阻时,相关肌肉是否硬度增高。婴儿脑瘫最易受侵的肌肉是小腿后侧,应仔细触摸。
我们在500个早期诊断的婴儿脑瘫中,有10余个新生儿或幼婴脑瘫,触摸法查出肌张力增高在前,关节活动度及姿势运动异常随后才出现。其他婴儿脑瘫多是触摸、关节活动度、姿势运动三方面异常同时具备,我们把这三个方面的异常称之为肌张力增高、肌肉痉挛的三联症,三者均具备肌张力增高诊断无疑,其中1-2个方面异常也应在开始干预中3-4周复查,一般异常有效干预3-4周可明显减轻,但多数异常仍能查出。干预3-4周后仍能查出异常,显示肌张力增高确实存在,应继续干预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