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印象——南越文王墓!

(2025-04-26 23:02:59)
标签:

南越文王墓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丝缕玉衣

西汉角形玉杯

屏风铜托座

分类: 旅游
广州印象——南越文王墓!

「景巷令印」鱼钮铜印,在墓前室出土。据发掘报告考证,景通影,与永同音通假,故「景巷令」即「永巷令」。永巷令通常以宦官充任,其职掌据《汉官仪》记载,为「掌宫婢侍使」。鱼钮印章在秦时已经存在,目前已知的铜质鱼钮官印共13枚,总的来说,鱼钮官印具有时代上的阶段性与明显的区域性,甚至可判定为南越国官印的特征,说明南越国官印体系沿用秦制。而在这一体系中,鱼钮官印为最低一级钮式等级。
广州印象——南越文王墓!
蒜头纹银盒。这个呈扁球形的银盒,出土于南越王棺椁的“足箱”内。银盒盖和盒身有凸纹,使用“锤揲法”制作,即用模子压着捶打而成。这种工艺、纹饰和造型是古代西亚波斯一带银器的特点,而与中国本土的不同,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件舶来品。银盒进入中国后,工匠根据本土器物的特点,在盖上焊接了盖钮(可能用于套装钮座),在盒底加了圈足,还在器身上留下铭文。出土时,银盒内还有药丸半盒。这是岭南发现最早的“舶来品”,说明南越时期可能已对外交往。
广州印象——南越文王墓!
错金铭文铜虎节。 虎节高11.6厘米,长19厘米,厚1.2厘米,造型别有韵味。整体来看,它就是一只昂首挺胸呈蹲踞姿势的黑色老虎,威风凛凛,尾巴卷曲成“8”字形,头、足、甚至是脸部的皱纹,都非常清晰。虎身上用弯曲的金箔片表现了色彩丰富的斑纹。这件铜虎节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节是古代的信物之一,用于军事、外交、关津、邮驿等方面。南越王墓出土的虎节上有错金铭文“王命命车驲”五字,为执行王命的凭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错金铭文铜虎节。
广州印象——南越文王墓!
西耳室出土玻璃璧 5 件,仿造玉器的纹饰、形制而制成的一种玻璃器,呈青白色,器表饰蒲纹,内外沿各有一道凹弦纹。
广州印象——南越文王墓!
蜻蜓眼玻璃珠,出土于西耳室,短圆柱形,黑色珠体,表面有绿、白两色同心圆眼珠,用白色的联珠点纹组成双线菱形纹饰分隔。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能谱分析含有较多的铅,无钡。由于氧化钡易流失,不排除其为铅钡玻璃的可能。
广州印象——南越文王墓!
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专题陈列。瓷枕始烧于隋,流行于唐,繁荣于宋金元,之后逐渐衰落。其产地遍及大江南北,釉色纷呈,造型多样。蕴含丰富文化元素的瓷枕不仅反映出胎釉、烧制等工艺技法,而且体现了审美与实用的和谐统一。作为中国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瓷枕以独特的艺术趣味与人文精神备受人们青睐。
1992年,香港知名鉴藏家和实业家杨永德伉俪将其珍藏的200余件瓷枕捐赠给我馆,其数量之多,品类之众,窑口之广,实属罕见。自此,我们以杨氏赠枕为契机,致力于枕类藏品的征集、收藏、研究以及枕文化的宣传推广。今以原《杨永德伉俪捐赠瓷枕专题陈列》为基础,结合历年的征集及研究成果,对馆藏瓷枕重新整合并展出,既是表彰杨氏伉俪保护祖国文物、热爱乡土的赤诚之心,也希望借此专题陈列,与众共赏祖国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印象——南越文王墓!
晚唐河南巩县窑烧制三彩印花扁方形枕,黄釉纹胎扁方形枕。
广州印象——南越文王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