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巨侃
巨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41
  • 关注人气:1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家先祖碑现身“举人城”外

(2012-04-27 18:59:23)
标签:

惠家宅院

举人碑

安人

文化

分类: 寻找散落民间的老碑

 巨侃

鸡日报在2011年7月14日B6版的《光芒村中的“举人城”》一文中,详细报道了惠家老宅院百余年的兴衰历程,对老宅院残留房屋的未来命运深切关注。4月15日,记者和热心读者二访惠家老宅院,在附近田野的道路上意外地发现一块石碑,碑上文字显示碑主正是惠家清朝武举人惠奉朝的双亲。
这通石碑横卧在惠家老宅院外面的田间道路上,一条灌溉田地的水渠从碑下穿过。碑身当做水渠盖子使用,上面的字迹被泥土覆盖已模糊不清,如果没有一双慧眼,即便走近也很难发现它。
为了分辨泥土下的字迹,记者向紧挨老宅院的一户人家借水冲洗,碑身镌刻的文字豁然显现——
“例赠武略骑尉显考太学生德庵惠□,安人先妣惠太安人仵□”。
我们知道,惠氏先祖惠奉朝在嘉庆年间考中武举人,例赠武略骑尉,这会不会是他和夫人的碑?
碰巧借水的农妇就是惠家人,她叫黄存彦,今年68岁,其夫惠仓虎系惠氏后人,已经亡故。黄存彦说,这块碑是惠家中过举人的老祖先的,但具体是谁还不清楚。
记者记得去年采访时,曾翻拍了惠氏家谱,回来后找出家谱照片比对,看到惠奉朝的父亲名济邦,字德庵,太学生例赠武略骑尉;母亲仵氏,例赠安人等字样。
水落石出,原来这块碑不是惠奉朝的举人碑,而是为惠奉朝的父母立的碑。
惠奉朝的父亲惠德庵是名太学生,太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有区别的。通俗地讲,在明清时代,太学生就是一些从全国各府州县按名额选入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秀才,他们只有秀才的功名,若想再进一步,仍须参加乡试。若不再考取功名,以国子监生身份入仕,则多被用做县丞,或教谕、训导等学官。惠德庵应该在国子监上过学,致仕后例赠武略骑尉,官衔为正六品。明清时规定,六品官之妻封安人,如系封其母亲,则称太安人。惠奉朝也是武略骑尉,母因子贵,所以立碑人很可能就是武举人惠奉朝。
对于将祖先的墓碑当做水渠盖,黄存彦说年代久了,中间有很多变动,这在农村是很普遍的事情。
随后记者穿越惠家后门,来到惠家荒芜的老宅院里。记者看到,老宅院的状况比去年来看时更糟,主房的山墙上已出现大片塌裂,院门上的椽子也掉下来一大块,更加残破。
记者18日就老宅院保护一事联系陈仓区文物旅游局,局长吴双虎说,惠家老宅院的情况他们知道,地震前就接触过,宅院有一定的保护价值,现在他正和惠家后人及镇上办事处联系保护事宜,有多少东西就保护多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